阅读历史 |

第1157页(1 / 2)

加入书签

夜温言点点头,是啊,起疑了。但是起疑又如何呢?我们住我们的,他们疑他们的,这整座蒋府都是用夜家的银子建起来的,我是夜家的人,难道还不能住了?安心住着,待秀山县杀人的事情水落石出,这座府邸也该归还给夜家了。

今日午膳不错,比昨儿的晚膳还要更丰盛一些。也不知道那大黄狗是不是换过头,体验过做人的原因,对于人类的吃食它非常感兴趣,其中有一道鸡汤它特别爱喝。

封昭莲看着大黄狗喝汤的样子就又想起楼清寒来,她跟夜温言说:你可能不知道,那苏原太子也喜欢喝鸡汤,他去归月的时候就相中我们归月的一道人参乌鸡汤,连喝了三天。

夜温言听着这话,再瞅瞅专心喝汤的大黄狗,忽然产生了一种楼清寒趴地上喝汤的错觉。

午膳用完,卷宗打开,上面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被害人的名字,以及家住何处,还包括在秀山县是做什么的,甚至平日里多与什么人往来都记得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卷宗后面还有几页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死去的这些人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秀山县的县令也是很用心的在对待这桩案子,至少该做的调查也都做了。

可即便如此,县令仍然查不明白这桩案子,也分析不出来死去的这些人之间有任何关系。

的确是看不出关系的,至少现在他们四人也看不出来。这些人死的似乎十分随机,有普通百姓,平时只围着房前屋后种点小园子这样的人。也有做点小生意,在秀山县摆馄饨摊的人。还有诸如今早扔在蒋府门口的说书人、要饭花子,以及几名县衙的官差。

当然,秀山县的几户富贵人家也有人死,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十岁的少年。

卷宗上记载那少年是刘家的小少爷,刘家经商,家底丰富,是秀山县除了蒋家以外的第二大户。又因为钱财都是家族几代人努力经商赚来的,所以很多人都说比起只能依靠夜家存活的蒋家,刘家才该是排在秀山县第一位的。

但是刘家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跟蒋家关系很好,甚至还能看出刘家是在巴结着蒋家。

县衙的分析上写着,刘家之所以巴结蒋家,是因为他们想借蒋家之势,把生意做到临安内城去。只有成功地打进临安内城,刘家整个家族才算得上是真正崛起。

蒋家帮没帮刘家不知道,但在这次杀人事件中,刘家的小少爷第二天就死了,尸体也被扔到了蒋府门口,刘家人因为这事在蒋家门口哭了几个时辰,蒋府吓得一直没敢开门。

夜温言将卷宗合上,开口问身边三人:你们可看出什么眉目了?

云萧摇头,封昭莲也摇头,倒是师离渊想了一会儿说:越是看似不可能有关系的,就越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说他指了指几个人名,茶馆说书的、乞丐、小孩、妇人,这些人最擅长的是什么?本尊虽不问世事数百年,但偶尔也会听宫里人提上一两句,说民间有些人最爱嚼舌根子,若有流言想要散播,找那些说书的、行乞的,还有长舌妇是最好的选择。既能把消息最快地散播开,又显得不那么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