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页(2 / 2)

加入书签

倪梦可能不是一个好母亲,却不失为真正懂她的合格经纪人。

或许有过控制欲,有过意见相悖的摩擦时刻,但在真正上战场的这刻,她们却总能达成默契的一致。

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就会去争取。

既然有机会冲击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那为何不试一试?现已入围,哪怕最后真的失败,也是虽败犹荣。

即便所有人都认为她们铤而走险,她们疯狂,可当倪苏的身影出现在电影节内场,那些人却又对她敬重又刮目相看。

颁奖典礼开始前,整个《春列》团队也受邀参加了许多影片在电影节上的首映礼,譬如他们强大的竞争对手《珍珠港那一夜》、《狂想曲》等电影。

在倪苏入围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之前,她在国际上根本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但在入围后,她的竞争对手——两位已经拿过国际影后的夏原裕子和利顿·艾尔玛,竟都在她们电影首映礼之后主动来跟倪苏问好。

她们对她说:“椿来这一角色被你演绎得灵动非常,倪苏,你是一个可敬的对手。期待答案揭晓的那最后一夜。”

夏原裕子和艾尔玛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超倪梦,曾经有一届的戛纳电影节,倪梦便是败给艾尔玛,痛失戛纳影后。她们这样“屈尊降贵”地过来同倪苏搭话,或许有挑衅的意味,同时却也证明她们看见了她这个年轻的对手。

倪苏敢肯定,若非自己成功入围最佳女演员,这些国际大咖的眼睛绝不可能看得到她。

对手的挑衅更刺激了倪苏的神经,导致她在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就开始亢奋紧张。

“有这么兴奋吗?”这反倒令倪梦有些惊讶,“我还以为你会认为我太冒进,现在就已经在计划起草,成功和失败的两种不同结果的公关稿。”

她反问:“怎么你看起来似乎比我更兴奋期待?”

倪梦最初并不怀疑女儿的杀伐果决和乐于冒险,直到《春列》杀青之后,她们在有关是否要死磕奥斯卡大导剧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那一次,倪梦意识到:女儿在为野心冒险的同时,更愿意一步步稳打稳扎。

倪苏是愿意为了最后捕猎时刻,蛰伏数载的人。所以她在操作报送最佳女演员的同时,才为女儿留了一条后路,替她同时报送了最佳新演员。

柏林电影节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但这几年柏林电影节在不断尝试革新,先前甚至有将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合并为一个“最佳演员”奖项的试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