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1 / 2)
于意欢开始思考,该怎么劝动父亲再多纵容自己一阵,又该如何联合父亲去说服主创团队等上自己半年。
在她的构想中,自己可以在疗养期间出去散心,顺便,她可以在散心途中同时录制一档抵抗抑郁症的综艺或纪录片。而期间录制的全部所得,将直接用来补贴剧组等待她的损失。再多做一步,甚至可以联合父母,为抗击抑郁症的研究捐一笔款。
一举多得还符合主旋律正能量的宣传。
综艺里只用圈定人设,无须多层次的情绪转变,更不用抓细节表演,这一贯是于意欢的长项。她从三岁就开始在综艺里征战,一炮而红,她相信只要做足抑郁症患者的功课,就肯定不会露出破绽。
她甚至可以想象,半年后自己从抑郁症中挣脱,浴火重生再重归剧组时被所有人祝福的盛况。
如此,倪苏尚未有作品就要空窗半年,即便她身上已经有些噱头,刚出道也不可能再有这么好的电影资源。而《春列》哪怕杀青后也至少还需要几个月的后期剪辑,等最后过审再上映已不知是何年何月。
届时,还有几个人会记得倪苏这个截胡空降的“灰姑娘”?
于意欢愈发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
唯一令她担忧的:是路乘风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路乘风会否愿意冒险等自己半年。
其实,于意欢之所以敢在《春列》剧组搞这么一出,事实上也是因为知道:这部电影说到底,女性角色都是男主角的附庸。
拍摄至今,戏眼始终在陈烈身上。
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父亲从倪苏那迸发了太多灵感,椿来的戏也一加再加,其高光戏都快赶超司小雪了。
这个角色这部电影,对于于意欢来说,已经没有那样多的意义与期待。
但诚如网友所言,《春列》却是路乘风斩获国际奖项的机会。
于意欢最初也很看好他,事实上,自己愿意来做男主角的附庸,也是因为那个人是他。
自从初中在电影院看过路乘风的《逆行》后,于意欢便从此被荧幕上那个骑山地车的黑衣少年所俘获。
大屏幕之上,少年披着浅金色的晨光,自荒芜道路的尽头逆光而来。她永远记得这一幕,黑衣少年仿佛要冲破荧幕,奔向自己身边。
豆蔻之年,于意欢对路乘风一见钟情。
从此,身在圈中的她也开始默默追逐一颗星,青涩又隐秘,对外她都只敢说是将少年奉为偶像。
他不像天王之子祁昱的不驯,也不似富二代司欲的张扬明朗,却带着独属于他自己的清隽魅力步步高升。最终他锋芒尽显,真的成为了万千敬仰的真正偶像。
这是于意欢暗恋了一整个青春的人,她不想给他留下坏印象。
她在床上翻滚几圈,脑中昔日路乘风含笑走向倪苏的画面,以及他们的恋情绯闻始终挥之不去。
最后,她干脆拿起剧本走了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