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4页(2 / 2)

加入书签

二郎的喜悦还不及收摄,就背着谢青鹤继续往大山里穿行。

莽山之中树大林密,落叶积淤,烟瘴丛生。

二郎打小生在京城,虽然生活贫困,却连农活儿都没怎么见过,更没见识过莽山这样的古林。

谢青鹤一路上教他各种驱虫祛毒的小法门,在这种不小心就会丢了小命的压力下,哪怕二郎资质普通,学得也是又快又扎实。

到了莽山之后,树冠高耸入云,遮天蔽日,二郎依靠天象辨认方向的手段就没用了。

何况,要寻找合适的修行之地,也得靠谢青鹤自己。

以谢青鹤如今的状态,皮囊无比虚弱之下,几乎连坐都坐不稳。二郎在莽山中走了小半天,一路上就看见了无数恐怖的生物。各色说不出名字的蛇虫鼠蚁,自山林中一闪而逝的走兽飞禽,全然是野兽毒虫的天下,不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大师父,那么大的蛇……”二郎看着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大蟒,吓得有点腿软。

谢青鹤沉默不语。

二郎没听见谢青鹤的回答,忍不住回头一看。

只见他走过来的方向,原本遮天蔽日的草木都已经荒芜,就像是被没有实体的火焰焚烧过一样,所有的草木都失去了生命,干枯在当场。栖息在树上林下的毒虫鼠蚁尚且不知觉,偶尔爬行,咔嚓一声,不再坚韧的树枝断开,不再水润的树叶分裂……

“再往里走。”谢青鹤吩咐。

借草木之命延寿,是知宝洞典籍中记载的一种上古偏门。

早在数千年前,草木延寿术非但不是偏门,反而是一种很风行的正道法术,有着极其严格的诫条。有人群栖息的地方,不许借命;百年小林,不许借命;草木有精而无神,若老林之中有草木成精,也不许借命。借命之说,有借有还。这会儿向草木借了寿命,强壮自身之后,还得一一还回来。

许多地方说枯木逢春,枯木再生,多半都是修士借命之后,前来还命所致。

一借一还之间,对草木没什么妨碍,说不得还能得修士润养,生出精灵。

之所以会从正道法术变成了偏门,就是因为时代发生了改变。

上古之时,深山密林中的猛禽凶兽,多半会对栖息在外的凡夫俗子造成威胁,所以,在老林中借命延寿,顺带毁掉了猛禽凶兽大蟒的栖息地,使它们无处安生死于非命,对于上古修士而言,并非造孽,而是功德。

随着人群聚居地越来越多,古老的密林越来越少,密林中的猛兽飞禽不再是人类大敌。

这时候再大规模使用草木借命术,草木固然可以枯木逢春重获新生,一死一生之间,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上百年,依托草木生长存活的蛇虫鼠蚁必然难逃成批死亡流浪。

修士们反省自身,将草木借命列入了偏门之中,不再轻易施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