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页(1 / 2)

加入书签

里面有两个人很可疑,一是杜衡老师,二是经常去看杜衡老师的朱然,前者并没有前科,也没有可疑的地方,之所以让人怀疑是因为朱然。

朱然这个人,越了解越让人觉得可疑。

去她老家走访的时候,有人说,当初那把大火,很有可能是朱然放的,但是那天并非周末,这猜测自然也就没什么依据。

但无论当初那把火是谁放的,唯一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朱然从那时候起就已经没有亲人了,她独自生活这么久,靠的都是社会和国家的救济。

而社会救济中,杜衡对她的帮助是最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刻,杜衡几乎是她全部的依靠,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而朱然留学归国到自己曾经的中学母校应聘就职,到底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理,就很值得思考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来的猜测,真正让闫东开始怀疑她,是赵钰涵死的时候,那时候对朱然例行询问,她表现的自然,对赵雨涵的死表示不可思议,但奇怪就奇怪在,太自然了,反而有种事先排练好的错觉。在她的陈述中,赵钰涵死那天,她是开车从城中村出发,通过小路穿行过永明路中段的十字路口,然后往学校的方向去的。

他们调查过,在她描述的时间内,监控探头的确有拍到她的车从永明路口经过,后来也在沿途的便利店外置摄像头看到过她车的影子,虽然不至于完全排除嫌疑,但是几乎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让警察相信她说的话。

当时除了这些几乎没有线索,既无法证明被害人和朱然有关系,也无法证明被害人和朱然没有关系,案子陷入僵局。

然后很快,皇庭被查抄,有人招供是陈淮指使人去杀的,案子几乎严丝合缝地结束了。

然后朱然就自然而然地逃脱了嫌疑。

但后来翻卷宗的时候,闫东又注意到佳佳乐超市拍到的那个手机,虽然视频资料被销毁,但是根据看过视频的人的描述,手机是白色的,是当时来说质量比较好一点的半智能机,屏幕很大,接电话的时候,来电显示很清晰的出现了来电人的名字陈淮。

那天陆知夏死的时候,身边是没有手机的。

因为隔的时间太长,有很多的变量,所以也无从判断到底是陆知夏自己把手机弄没了,还是犯罪者销毁了,抑或者是在尸体暴露过程中被经过着捡走了,这些都无从知道,所以当时就没有把这个作为重要线索来查。

但是后来调查陈淮的时候,陈淮一口咬定自己那天并没有打电话给陆知夏,查通话记录,那天的确陈淮只拨出去过三个电话,父亲、朋友、班主任。

的确没有联系过陆知夏。

再后来春和偶然提起过朱然的身家,说她住着乡村别墅,开着奥迪,拿着最新款的手机,未免有些太高调了,和她本身的性格恨不相符,朱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都表现的像个透明人,不怎么和人打交道,内敛又低调。

“有同学说她之前用的手机也是当时最贵的,后来丢了,换了一个新的,依旧用着最贵的。”春和这样和他说过。

闫东当时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后来忍不住做了一个十分巧合的假设。

假设陈淮没有说谎,假如陆知夏接的电话的确也是陈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