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7页(2 / 2)

加入书签

李可之惊讶道:“将军该不会以为王大人也能有什么好结局吧?”

赵识一哽。

“原本将军与王大人一文一武,算不上攻守同盟、守望相助,但好歹还算是有些交情的普通同僚”。

“王大人倒好,自绝生路!”

李可之评价道:“当日在朝中,王大人自诩忠义,试图削去将军兵权。他与李立之短暂结盟,这固然让他成功削去了将军的兵权。但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患”。

“除去了将军,李立之是绝不会放过王大人的”,李可之感慨道,“将军与王大人是唇齿相依的人。唇亡齿寒呐!”

赵识郁郁道,“我不长于治理民生,若真要……,那岂不是还得劝服王川,投靠于我?”

李立之嗤笑一声,“王大人自诩忠肝义胆,只怕是一头磕死在将军面前都不肯投降的”。

赵识喃喃道:“我又有哪里不忠心了?”

何至于落得今日下场?

李可之叹息一声,“将军,若要成大事,切忌游移不定。将军自己都还心生犹疑,又怎敢起兵清君侧呢?”

但凡造反,总要有个名头的,李可之连名头都找好了。

“若将军实在不愿意斩杀旧主,倒不如……”

“如何?”

李可之咧嘴一笑,“不如投靠新主”。

赵识一愣,皱眉道,“先生何意?”

“时局乱象丛生,各路英雄纷纷崭露头角。然而遍观天下英豪,有成王之象的不过两位,一为秦承嗣,二为皂衣军”。

“至于陛下”,李可之眼睛小,嘲讽的眼神却相当有力,“早些年还有雄心壮志,现如今……呵,不过土鸡瓦狗耳!”

“若不是川蜀占据天险,又有一众忠心的臣子保驾护航,咱们这位陛下,只怕早就命丧敌人之手”。

赵识深呼吸了一口气,便是要背弃恩主,他也不想说佘崇明的坏话。于是他转了个话题,“那秦承章呢?”

李可之脸色一黑,“将军,投靠秦承章还不如维持现状呢!”

“如今将军与陛下尚且还有些旧日情分,可与秦承章却毫无瓜葛。况且秦承章此人,秉性暴虐,心胸狭隘,皆是昏君之兆”。

“况且如今秦承章被皂衣军逼至金陵,摆明了一副夭亡之象”。

李可之断言道,“秦承章绝非明主”

“说来说去,可选的就只有皂衣军和秦承嗣”,赵识喃喃道。

李可之摇摇头,“准确来说,只有皂衣军”。

他解释道:“因为秦承嗣居于北方,实在是太远了,隔着淮河与大散关。他若要南下,先过秦承章、再过皂衣军,其南下之路,堪称遥遥无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