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1 / 2)
周恪颇为赞许的看了她一眼,“一方面官府管辖严格,另一方面船厂人员一旦外逃,根本没有别的造船厂可以收留。所以他们不敢也不能外逃。一旦外逃不是被官府抓住就是没了生计被饿死。所以只要我们愿意高价挖人,必定会有人前来。”
沈游笑了起来,“这样一来,你我的任务就明确了。我负责开设养济院和主管灾民一事,你负责挖掘船厂人员和开设盐场。等到船厂建成,港口也就建起来了”。
周恪迅速跟上,“港口一旦建立成功,私盐、椰油等便能货通两京十三省。人员运送也更为便利。”
两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
“合作愉快!”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全是科普,不想看的小可爱可以跳过去。
1.明朝的疆域管理是军事和行政并重的体系。两者合二为一才算完整的明朝。
行政系统即六部即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政司的州)—县(府属州);军事系统即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一一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
而都察院及其派出的巡按御史—提刑按察司则负责对行政、军事两大系统进行监督。——《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顾城)
也就是说,行政系统与军事系统各管各的事务。行政体系很好理解。军事系统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自己管理一部分的疆土,有自己的辖区。但是出自于保密原则,军事系统的许多东西包括人口、舆图、赋税什么的都是保密的。
行政与军事辖区相互之间有交叉联系,也能够相互转换,甚至会出现府衙迁入卫所、或者是卫所人员渐渐失去了军事意义,慢慢的平民百姓化这种情况。
而明朝出现了巡抚,既能管理辖区内的军事、也能管理辖区内的行政事务。算作一种管理上的演变。
2.文中提到的卫籍不同于军户。卫籍就是军事体系下的卫所人员,而军户却是行政体系下的。一旦这一家的卫所人员缺额,就得从原籍府县下辖的军户中按照亲疏远近补充过去。
但是这是理论上,因为很多时候卫籍和军户是混用的,所以看上去就会很有歧义。
3.事实上,卫所正军人数可能在减少,但卫所卫籍人员在不断的增多。因为一般长子承袭父亲的官位、军位进去当了正官军,官的长子之外的统称为舍余,军的长子之外统称为军余。正官军们可能因为买卖、逃跑有损耗。但舍余、军余们却在不断的繁衍生息。结果就造成了正军缺额、卫籍人数增多。
4.卫籍人员是可以科举应考的。李东阳祖上就是卫籍人员。而且卫所也有自己的卫学、所学,类似于府学、县学。
5.料是古代船只的计量单位,宋代就有了。但这个单位很奇怪,可以指容积、吨位等等各类现代单位。而且计算也非常复杂,所以本文没有详述。
最后,以上一切纯属我本人查资料后的理解。如果有谬误之处,欢迎指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