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页(1 / 2)

加入书签

蛊虫发作之后,被害人就会控制不住的不断大量饮酒,直到酒醉而死。

判断醉酒而亡还是被体内的醉酒蛊夺走了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察看死者的眼睛。

如果是醉酒而亡,那么眼睛里会布满血丝;如果是中蛊毒死的,那么眼珠就不会充血。

而死的这个捕快,眼珠中完全没有任何血丝。

至此,捕快的死因才算真正查明。

仇飞仔细回忆了一下那天侯府凶案的过程,他们去的时候,侯府中还只是死了一个丫鬟小翠。后面的两个死者,都是在刑部的人去了之后遇害的。

而后面两起凶案发生的时候,那个中了醉酒蛊的捕快在做什么?

仇飞脑中勾勒出了一副当时的画面。

首先是第一个凶手胡三,用有诱情蛊的银簪子杀死了丫鬟小翠。

趁着云倩儿去小翠房中,全府上下一阵混乱之时,将玉石人搬到了厨房的柴堆之中,然后把银簪子放在了隔壁厨房。

这时刑部的人来了,所有人都在被严密控制之中。

而在这个时候,最不引起人注意的,就是刑部来的人了。

这时厨娘张姐发现了银簪子,因为玉石人就在隔壁柴房距离近,于是就引发了诱情蛊,张姐遇害。

张姐出事后,酗酒捕快进去将银簪子拿到手里。

在大家都忙于厨娘张姐的事的时候,捕快趁人不注意,将银簪子放在了隔壁柴房。

接着就是柴房的小静出事后,醉酒捕快将银簪子拿了出去,交给最后畏罪自杀的胡三。

那么,捕快为什么会在去侯府之前,和自己说出戒酒的话呢?

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捕快是被下蛊的人胁迫行凶的。

作为刑部的捕快,也绝不是泛泛之辈。

尽管受到了胁迫,但他也能想到下蛊人事成之后将自己灭口的这种可能。

于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给仇飞一个信息。

假如事后不出事,那么不管他戒不戒酒,那句话都可以说是一句无意中的正常聊天。

一旦他除了事,仇飞就有可能怀疑到,从而根据这条信息去找到凶手,为自己报仇。

难道仅仅就是这么一条信息吗?

仇飞沉思半晌之后跳了起来:“来人!立即将那个捕快的所有酒友全部带回刑部,本官要亲自审问!”

酗酒捕快的那一句“我戒酒了”,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更是提供了一条线索。

要知道,身为刑部捕快,各方面的警觉性是相当高的。随便一个人来给他推销什么药品,绝对不会轻易接受。

那么,下蛊的人是怎么能取得这个捕快的信任,从而能以献药的形式给他下蛊的呢?

只有一种可能,通过他的那个酒友圈子。

有人,甚至说不止一个人,服用过这种药而且有一段时间了,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只有这种情况,才有可能让捕快放下戒备之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