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页(1 / 2)

加入书签

这话倒是不假。丞相虽位列百官之首,但颇为知情识趣,不论是在朝事上还是在皇帝私事上从不逾矩,对家人更是极为约束。再者崔家虽也是名门,但血脉稀薄,在朝中也没有太多的党羽,自是深得陛下信重。

而崔景同身为他的独子,本身又有六元及第的美名,办事手段也颇为陛下赏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又何需着急在京中谋上一差半职?反而是趁着机会难得在外多历练几年,培养了手段能力,届时功绩也有了,回京之后,那自是一步登天。

——更别说,看陛下如今这态度,更像是要将崔景同留给太子。

崔相心态平稳,皇帝对此自然更是欣慰,又留了几日时间给他们亲人相聚,赏赐了崔家数件珍宝,这才放他离去。

崔豫衡面上平稳,可毕竟是自己的独子,临近离别,自然会有诸多不舍。崔景同也知此番离京,几年之内怕是也难重新归来,便用了心伴在父母膝下,只在临行前两日,去东宫求见了太子。

·

“孤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宋晏储声音平淡,即使没有夹枪带棒,却也并无多热情。

崔景同浅笑温然,仪态翩翩:“殿下既有交代,臣又怎会不来?”

宋晏储淡淡瞥了他一眼,不得不承认崔景同虽惹人心烦,但绝对是一良臣,甚至是肱股之臣。

人精。

崔景同回京以来,宋晏储从未对他多说过什么,可尽管如此,他就能猜出来,并在临行前来找她。

两年前孟大儒蓦然离世,外界传闻是太子逼迫,虽有不当,但与太子有关总是不假。孟大儒死后皇帝又将人“赶”到江南思过,两年后方才回来。如今刚一回来,就发生科举舞弊这种大案,源头又是江南,若说此事与太子无关,崔景同也不会相信。

此事有多少是太子的手笔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在江南两年不可能毫无作为。崔景同又即将远赴江南,那些世家虽说根基大伤,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崔景同也不得不防。

这个时候,太子手中的人脉就是很好的武器,最起码有它在,崔景同在江南也不会太过被动。

宋晏储知晓崔景同智多近妖,见他目标明确,也懒得跟他打什么机锋,只让陈玉将一沓厚厚的纸张取来,崔景同扫过两眼,心满意足地躬身告退。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一刻,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就是女子清脆利落的声音:“殿下——”

阮明姝进入殿中,才恍然发现太子有客。崔景同对上阮明姝,见她一袭利落的裙衫,神色利落大方,又带着些寻常女子少有的明朗之意,也是稍稍一愣。随即微微颔首,温然一笑,格外有礼。

阮明姝倒也没不好意思,回以一礼。二人错身而过。

“坐吧。”宋晏储颔首示意,阮明姝也不客气,一撩裙摆就坐了下去。许是心事已解的缘故,她的行为间非但没有以往的拘束,反而带着一股寻常男子都没有的大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