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6页(1 / 2)

加入书签

两个服务员那个窘啊,互相看看,都是一脸通红:那位啥时候回来的,听没听到她们刚才的话啊?

第一千零六章

第二天早饭,郑秋实就发话,撵着小秋跟秦戎先离开,他又接到一个小任务,没办法带她了。

小秋也不能问,虽然有点儿小委屈,却还是听话地收拾行李,买了当天下午的车票,与秦戎一起离开了。

既然到了贵省,两个人离开省会后去了趟大瀑布,然后才坐车返程。

眼看着八月中旬了,暑假一晃眼过去了一大半,小秋才终于回到家里。

S省属于东部沿海城市,但百姓思想相对传统,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没有太多人急急寻摸发家致富的路径,大部分人都固守着几亩田,细心耕作,争取一年多打几斤粮食,让一家人吃饱。多收几斗豆子、花生,多采摘几斤棉花,卖了钱修补房舍,甚至娶媳嫁女……

小秋回来并没有通知家里,她和秦戎下了火车,没有耗费精神时间去倒腾公共汽车,在火车站外边寻了一辆出租的汽车,双方讨价还价一番,达成了两百块钱送他们到家的口头协议,然后坐上了这一辆半旧的面包车。

这个时候,县城了没有出租车,大店市同样还没有正规的出租车公司,不过,已经有私人运营的出租车辆,停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拉活儿,他们出车没有固定的价格,一般都是雇主和司机现场讨价还价,临时确定。

小秋他们遇上的这位司机是个理着平头的年轻人,三十来岁,个不高,收拾的挺干净,团团脸,见人脸上就挂着笑,挺和气的样子。

也不知是不是职业传统,这位司机同样比较健谈,一上车,就问秦戎小秋是不是京城来的,因为听着他们一口京味儿。

小秋愕然一瞬,随即也失笑了。下了火车后,她自觉地换上了乡音,但毕竟进京数年,潜移默化中,口音还是有些不同了。这就像上一辈子普通话普及了之后,大家出门都是一口普通话,但绝大多数人都带着一点不可磨灭的乡音痕迹,很容易能区别出身何处。

有这位健谈的司机师傅在,一路上也让小秋了解了不少老家发生的事。虽然其中不乏夸张演绎,但大多都是有出处的,并不都是胡诌瞎编的。

让小秋比较惊讶的是,这位居然还提及了自己老爹。

“……你们占县可是出能人啊。开建筑公司盖楼挣大钱的王大老板不说了,听说,他侄子也厉害,前些日子刚刚圈了一大片地,盖厂子,据说光投资就一百多万呐!”

小秋心中也禁不住为这位的消息灵通点赞,大哥成海从京城回来充其量不到一个月,地皮拿下来也不过十来天时间,居然已经传到了大店市。当然了,这位说的投资额不太准确,这个没有人比小秋更清楚的,她就投资了两百万,不过是以老爹王利民的名义,加上成海大哥自己投的一百万,另外,还有申请贷款三百万……这还是前期投资,购买地皮、设备和前期运营的资金,等正式投产,机器转起来后,流动资金还得追加最少二百万,前前后后算起来,差不多需要一千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