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页(2 / 2)

加入书签

面对领导的鼓舞,苏欣妍笑了笑,大义凛然地说:“不辛苦,为了让乡亲们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点子事儿又能算得了什么。”

“哈哈哈……小苏不愧是咱村长的上进典范啊,这思想觉悟就是高!”

村长笑哈哈地对着苏欣妍竖起一根大拇指,满脸赞赏。

听到那个‘上进典范’苏欣妍唇角笑意更深。

这就是她需求的名声。

原主有那样的家人,自然不可能享受到什么像样的教育,在苏欣妍穿过来前。

苏招娣,可是实打实的文盲一枚。

但苏欣妍不可能让自己一辈子都当个外人眼中的文盲,没什么文化的粗俗农村妇女,几年后的高考她可还想要参加的呢。

参考资格她是有的。

苏招娣的身份是农民,而高考恢复前几年,基本不限制出生身份,并不硬性要求考生拥有初高中文凭,多得是那些从没正经上过学,但也有文化的人去考试。

但是她不能一下子就变得什么都懂,这太魔幻了,肯定会引人怀疑。

所以在稍微适应了一下环境之后,苏欣妍就主动去参与村子举办的扫盲班,先摆脱文盲身份,再去另外报个夜校,加强文化知识修养。

这样一点一点,她逐渐洗刷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印象。

变成了一个像村长和村书记那样的,求上进又有文化,思想觉悟也相当高的村里人,这才能力压一众竞争者,当上村里的会计。

当然,会计只是暂时谋求生存的一个小起点,她的最终目标还是几年后的高考。

村民们再怎么不情愿,新一届的扫盲班还是举办了起来。

村子里除却十岁以下的孩子,还有正在上学的那些,其他文化考核没通过的通通都得进扫盲班学习。

年纪上不封顶。

所以班上经常能看到一个个头花花白的老人,动作不熟练地捏着根笔,颤巍巍地在作业本上写写画画。

他们暂时借用了村小学的教室。

教材是由苏欣妍跟村小学的几位老师们一起编写的,内容极其简单。

都是一些一二三等简易数字,和日常比较常用到的那些通用汉字。

他们要求也很低,只要在扫盲班结束前,大家能认足五十个以上的字,就算是完成任务指标了。

妈妈忙,小在在就交给她奶奶带着。

宁奶奶并不需要去参加扫盲班,因为她本身就认字。

初次得知这事儿的时候,苏欣妍还有点小惊讶。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