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页(2 / 2)

加入书签

他还想吃。

“好吃吗?”

呼和巴日连连点头。

“你说苏联人喜欢吃这个吗?”

蒙古汉子当即意识到这是什么意思,“喜欢的,他们肯定喜欢的。”

“我也觉得,所以你说用这个换收割机、挖土豆机怎么样?”

呼和巴日懵了,他顶多也就是帮着一些工厂弄点零部件过来。

换拖拉机?

这玩的有点大啊。

“没办法过蒙古的。”

那东西太吵了。

叶英笑了起来,“不会呀,你只要跟那边说就好就行了,他们会想办法把我要的东西送过来的。”

吴钢他们把准备好的几麻袋薯片放到了呼和巴日的马车上,“这东西很容易碎的,要轻拿轻放,想吃多少都有,他们打算换多少我就给多少,辛苦啦。”

呼和巴日看到这粲然的笑容一时间惊呆了。

长生天,这仙女是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他会情不自禁的就答应了呢。

大概是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些。

呼和巴日取道外蒙去苏联换东西来回需要一星期的时间。

这个时间略有些长,吴钢很是不放心,“叶英姐,万一他怕了不回来怎么办?”

叶英笑了笑,“三条腿的蛤`蟆难找,可两条腿的倒爷还是有不少的,咱们再找呗。”

不过一星期后,她还是再度来到这里。

远远的,就看到呼和巴日那焦灼的身影,“长生天保佑,同志你总算来了,我和那边商量好了,他们说可以换。他们说,可以用一卡车的东西换一辆收割机。”

一卡车薯片价值几何?

其实不值多少钱,一斤土豆能产出20包的薯片。

刨去机器不算,附在上面的原材料和劳动成本差不多是一毛钱。

铁路运输花钱不算多,即便是走海运出国,成本也不会超过五毛钱。

而陈先生前两天跟她通话,打算将薯片定价为两美元。

单纯的用货车运输,一卡车大概能装二百斤土豆制作的薯片。

也就是四千包。

四千包,到了美国八千美元。

她用来买苏联的收割机。

这收割机,它配吗?

呼和巴日觉得这个小仙女脸上神色很不对,“同志,咱们可以再商量。”

“跟那边说,一卡车薯片,五辆收割机,如果不想就算了。”

苏联的经济被欧美封锁,只能内循环。

重工业或者说军工企业是他们发展的重点,相对来说轻工业就格外的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