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页(1 / 2)
什么怎么回事呀?吴有为看了看自己的县衙:挺好的呀!
想当初,他建设县衙的时候,不仅新建了县衙,还规划了呢
这县衙虽然都过了三四年了,可是看起来还是新的很,青砖砌筑,水泥浇灌,甭提多结识了。
有为,这衙门是有讲究的...张升看到这湛湛新的衙门也犯愁了。
他给吴有为普及了一下官场潜规则。
办公的衙门也是有讲究的,大明财政一直入不敷出,当然,说的是以前,不是现在。
而且官员的俸禄又少,办公的公款也少,下发下来的.. 更少。
加上太祖皇帝崇尚节俭,于是这衙门越是破败呢,越是证明这里的官员耐得住清苦,做官呢,不说是不是清官吧,但是表面上,应该是个好官......
吴有为听完这种说法却不认同:恩师,启昭兄,不是我不乐意清贫度日,而是我们来的时候,那场景你们是不知道,开元最清楚,这县衙。 就剩下大堂能遮风避雨了其他的地方,能烧的全都烧光了,能拆的也被海盗倭寇给拆走了,就连大门口的两只石狮子,都被搬走了。我要是不重建县衙,我现在就得席天慕地,连遮头的片瓦都找不到
那你盖个中规中矩的就行了,这个也太好了吧?刘宣担忧的道:日后被人看到了,还不得说你好大喜功?还是劳民伤财?
劳什么民伤什么财呀?吴有为用食指指了指自己:恩师,这是上海县,我自己的地盘,最开始,还是我自己掏私房钱弄起来的呢!
刘宣跟张升愣住了:这是你自己掏钱盖的?
一开始是,后来卖了房子后,又拿回来了,等于是上海县盖成的县衙。吴有为好一通解释,什么叫预售以及资金回笼等等复杂的问题。
这么一大堆人站在县衙门口,大令陪同,这是哪儿来的高官老爷吗?
因为吴有为一般出来陪着的人都是各地跑,一看就是商人的那种,这次看到的人却不怒自威,加上那穿戴也不像是个商人老爷,随行的护卫手里提的刀子,一看就是官家
尤其那个人还在大门口教训大令了!
吴有为也发现了,来往的人都朝这边看着呢,赶紧邀请他们:有话进去说吧,这里... 环太方便。
刘宣没回头,不知道自己被人指指点点呢,老头儿生气了:进去再说!带头进了大门,后头的人也都跟着进去了,吴有为最后走的,只是,他忘了,他在上海县绝对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南波万,谁敢给他脸色看?
于是就有了误会.....
一行人进了衙门,一路走来,过大堂,二堂,到三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