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9页(1 / 2)

加入书签

封建礼教在明朝被放大了无数倍,以至于后世的清朝都扭曲了。

县试放榜三日后,便到了府试的日子。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

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以参加,试期多在四月,报名等手续与县试略同。

此次府试的主考官便是李裕,他不仅是顺天府的府尹,还是右都御史。

明代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且均为正二品,下有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再往下为御史。

可谓是个高官了,他担任府试的主考官,给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这也是直隶学子们的优势,从小考开始就是高官给他们出题,这种压力时间长了自然会让他们慢慢的习惯,等到见到更大的官员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一颗平常心。府试的时候,是在顺天府的考场进行。

北边虽然文风不如南方那么鼎盛,但是赴考的人也有几百个之多。

吴有为在外面找了个地方,跟万通带了三十几个人,包了一层茶楼,喝茶吃点心,等着吴琼出来。

中午,这里提供的是一顿热汤面,羊肉汤底,放了许多胡椒粉,味道十分好,等到下午申时一一刻,吴琼就出来了。

先回去再说。吴有为没问考得如何,怕给他压力。

回到进士巷的吴宅,吴琼乖巧的默写了卷子给叔叔看。

吴有为看过之后撇嘴:还行吧!

心里却抓心挠肝,不愧是状元亲自教导长大的孩子,写的比原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吴琼也知道叔叔给的评价已经很高了,这才告辞回去收拾东西。

他走了吴有为才露笑:如无意外,府试也应该拿第一。

为什么?万通看他:你不是谦虚么?

怎么会马,上转变的这么高调?

李裕那个人,据说很看重青年才俊。吴有为想了想,解释道:其实我们大明的用人规矩,很有意思,年轻的人吧,觉得嘴巴没毛办事不牢;年长的呢?又觉得干不了多久就老了,万一活到六七十就死了,能当几年官?所以如何取舍,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科举取仕,年级,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吴琼现在就算是考中了秀才,起码也要二三年考举人,再要三年到六年,才能考进士,那个时候的吴琼,跟他差不多大,进翰林院几年后散馆,然后... 然后就能下放为地方官,做出成绩后,一步一步上升,就能做到地方中间位置,然后召回京中,六部轮转,等到他四十岁后,就可以入阁了。

这就是最走运的人生规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