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2 / 2)

加入书签

“我们本是南方人,到京城探望友人,谁料家乡遭灾,心急如焚,这才匆匆往回赶。”

村长听到遭灾,神色一黯:“不知公子家乡还有亲人么?这次水灾很严重啊,希望公子的亲人可以平安无事。”

这时,村长的儿媳端了饭菜来,仔细看倒有几分姿色,不像乡下人。她摆好饭菜,也不同吃,面无表情地下去。

几人吃过,便要回屋。

“公子,”村长叫住,“公子是否要从村边那条大路往南走?”

白秋怜点点头,不解。

村长皱眉:“我劝公子莫要走那条路,近日从那里来的难民很多,纠结在一起,怕是要闹事的。您也知道,人哪,逼到绝路上,啥也干得出来。村后有条小路,可以绕到官道上的,公子走那边安全些。”

月笙笑道:“灾民而已,我们才不怕呢。”

村长闻言,看了看李仇腰间别的剑,便敛了神色,什么也不说了。

白秋怜谢过,三人来到村长腾出的小屋中。这屋子平时放些杂物,地方不大,一张大炕,倒是能横着躺下三人。

白秋怜掩好门,叹了口气:“看来今晚是睡不踏实了。”

李仇坐在床边,不语。

月笙笑道:“白大人为何这么说?”

“………这个村子太过于平和,竟连一个难民也没有。既然他说近来难民很多,为何没有人进村呢?”

月笙偏偏头:“白大人心思好细,那我们就静观其变好了。”

白秋怜点点头,吹熄灯。三人并列和衣躺在炕上,出门在外,无法讲究太多,所以月笙一个女孩子也和他们躺在一起。

到了半夜,窗外忽然人影闪过,就听细细呼唤:“吴先生…….吴先生?…….”

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