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0页(2 / 2)

加入书签

康熙头疼,他也想像御史台希望的那样,保贾珠,护贾元春,搞死贾宝玉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在双亲健在的情况下,已经出嫁的姐妹倒是受不了牵连,贾珠作为哥哥,总要担责任。贾政拖家带口去江南上任几年没回来,这没错,你当御史的可是天天在京城,为啥不管幼弟弟?

单独给贾宝玉降罪的技术难度太高,康熙没信心向御史台那些老家伙一样颠倒黑白舌战群雄,真要降罪贾家都别跑,这样不仅会大大影响贾珠的仕途,贾元春也得吃不少苦头。

她娘家本就没多少势力,如今还搞成了反朝廷反/社/会简直就是被嘲讽到死活不出来的节奏。在康熙心里,贾元春不仅是胤禟府上的标杆侧福晋,更重要的是她是四个阿哥的生母,在胤禟心中也有颇高的地位。

纠结,很纠结。

康熙这时恨不得自己就是唐玄宗,什么*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心理素质稍微差点的,能在早朝上被御史台逼疯。

宁可抱着女人睡觉也不过来是可以理解的。

所有人都在等康熙决断,他斟酌半晌,却没有做出裁决,高德将军二女,秀外慧中,堪为主母,与贾琏郎才女貌般配得紧,朕就添一份妆,为高家贺喜。贾宝玉一案由胤禛、胤禩审理。胤褆带兵围剿京城外三十里恶人寨。

康熙撒手不管了,将案子整个丢给老四老八,他们与贾府都没有利益干系,正好介入。至于老大胤褆,待在京城他早就手痒了,有八旗将领陪练还不够,恨不得上战场去真刀真枪的干。说句实在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康熙指着鼻子骂过之后,胤褆的生活还惬意了不少,他也明白了,勾心斗角不是自己擅长的,上阵杀敌才是真绝色。

他愉快的接了任务,摩拳擦掌就要大干一场。客观的说,贾宝玉那混账死了才是造福百姓,为了体现自己的确是有能力的,脑子和武力都很够用,能圆满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务他忍了。

大不了先把贾宝玉救回来再让老八给判个千刀万剐。

有那么多御史盯着,谁敢给贾宝玉开后门放水?

就算史太君将全部家产捐出来也不行,呵呵,她自己的诰命都保不住。对了分家之后府上的钱财也不经她的手,都在大老爷贾赦的库房里囤着,她还有什么法术使出?

早朝散了之后,胤禟与贾珠并排往外走,他说起元春的状况,贾珠拳头握得死紧:因为是衔着美玉出生的,祖母说,在整个京城乃至大清朝都是独一份,宝玉自幼就养在她跟前。祖母是一门双侯史家出身,是念过书的,并非目光短浅。她对宝玉实在是太宠爱了。父亲盼着宝玉上进,想让他考科举入仕途,宝玉倒是去了府学,都是厮混去的。他喜欢同府上丫鬟玩乐,喜欢读那些道德败坏的情爱小说父亲发作过多少次,那是祖母的心肝,棍棒还没落下来就有人争着替他挨打。我也说过他,总不欢而散,母亲和妹妹更苦,她们劝诫宝玉之事让祖母知道就是一顿训。分家之后,父亲带着母亲和赵姨娘南下,本来这名单里是有宝玉的,祖母不愿放人,母亲让宝玉自己选择,他要留下。父亲走了以后,我瞧他越发混账,恐怕给妹妹惹事,也去说了几回,连人影都见不到就被挡回来了,他这样我一点也不稀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