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页(2 / 2)
说完起身便往内堂,却有意放慢脚步等十一娘跟随。
而江怀此时,却获嘱令,带着七、八名宫女,将皇后一套礼服以及钗冠送来了紫宸殿,帝后二人分别更衣穿戴,上车时皇帝却向十一娘伸手,这是示意邀请皇后与他同乘玉辇了。
如此明晃晃的在宫中大秀恩爱,让十一娘颇有些面颊发烫,但看着皇帝那只固执的手,她当然更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也只能厚着脸皮登上了龙辇。
皇后可猜到了往麟德殿是因何事?贺烨故作神秘。
十一娘见他着装,虽仍是窄袖圆领袍衫,却换成了赤黄底饰绣的飞龙纹,比日常略显隆重,毕竟这样一套常服,乃是天子专用,而且还另外嘱令了蓬莱殿送来一套礼服让她装扮,去处又是麟德殿,答案可谓呼之欲出。
圣上是要接见使臣?
皇后能够一猜即中,当然不会出乎贺烨意料,但这并不妨碍他用甜言蜜语奉承讨好:皇后果然聪慧,但未知能否猜中是哪国使臣远道而来?
十一娘想起刚到紫宸殿时,贺烨说了一句将要接见之人与她莫大干系,此刻既然确定是他国使臣,自己涉及外交无非两国而已,不大可能是吐蕃,因为眼下还未听说捷报传回,吐蕃使臣不可能不战而降立即便遣使求和,便笃断道:应是北辽萧所遣,看来是想迎回耶律齐了。
皇后可真是料事如神。贺烨毫不犹豫继续讨好。
难道萧从力已经战胜耶律高,诛灭萧伯仁?十一娘惊喜道。
萧从力的确节节获胜,势头威猛,但那萧伯仁也并不容易对付,然而时运到底还是偏向萧从力,萧伯仁拥立那位耶律高竟然一病呜呼,上京又生诸子夺位之乱,萧从力趁乱而攻,萧伯仁无力阻挡,只好带着他私立之新君弃上京远逃,如今萧从力已经占据上京,虽未斩草除根,但迎回耶律齐奉为北辽正统已是势在必行。贺烨也是满面喜色。
十一娘思量一番,颔首道:萧伯仁未被剿灭,纵然耶律齐回国,内患未平,便更无余力再犯辽东,于大周而言,确为益幸。
萧伯仁有如丧家之犬,大约只能投奔突厥,耶律齐别无选择,只能与我大周结盟,方能抵抗突厥、叛臣攻扰,而免于四面受敌。贺烨赞同道。
与北辽化干戈为玉帛是他早就制定的策略,贺烨虽有雄心,还没有狂妄到大兴战伐诛灭诸夷的地步,他更加重视的振兴内政,使国民获得真正的富强,征伐扩域虽能奠定帝王功业,但却会造成战士伤亡以及百姓承担重赋,这就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