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页(2 / 2)
太后勿恼,朕一贯就是这脾性,倒并非真想否驳,只许久未曾与太后斗乐,故而有意玩笑罢了。皇帝陛下当然听得出来皇后另有图谋,不再坚持。
太后的气却未消:我也知道,圣上与我政见诸多不和,对我多怀戒备,你今后就算子女成群,也不放心交由我教管,横竖皇后贤达,天下皆知,管教子女当然不需我这孀居老妪指手划脚,我如今只有这些微愿望,就是盼着身边更多几个可意之人,尤其是晚辈稚子能够承欢膝下,还望圣上能够成全。
看来太后是真恼了。贺烨咧嘴一笑,怎么看依然还似当年那个顽劣之徒:祖辈一贯宠溺孙辈,再者太后慈和,否则当初也不会将朕宠纵得一无是处,荒废了许多时光,险些便一事无成,更不说对孙子孙女,哪里舍得半句严厉?只不过太后虽是长辈之慈,如今内忧外患,要想匡复社稷大振国威,光朕一代人远远不及,还得子子孙孙齐心协力,故而对于子孙管教,必须严厉不容轻忽,太后已经劳苦半生,朕也是不忍再让太后烦累。
眼看着把韦太后气得嘴唇发紫,贺烨终于打住:太后究竟是择中了哪家闺秀?
韦太后刚缓过一口气来,却见贺烨忽然神色大变,她的心里不由又是一阵发紧。
莫不是任氏?太后,这也未免任氏虽获太后青睐,承欢膝下她也当然情愿,只任氏比三弟还略年长吧,倘若为三弟之嗣女
就连十一娘都险些忍不住破功,狠狠掐了掐指尖,才忍住暴笑。
韦太后重重吸气,胸口急剧起伏,白眼甚至都翻了一半,也不知她怎么摁捺了暴躁,竟能恢复心平气和:圣上又在调侃,不过我择中稚子,确与瑶光不无干系,前些日我不是苦夏么,瑶光这孩子贴心,请了不少女眷陪我排遣,她家长姐,次女刚满两岁,生得珠圆玉润,学会说话不久,便很懂得讨我欢心,孩子既与我投缘,就想替她求圣上一个恩典。
太后既然有此意愿,朕理当成全。
大周建国,虽无为先君过继嗣女之例,但太宗帝时,认臣子之女为义女,和藩吐蕃,便赐赏其生父公爵之位,也算有例可循,另,我年事已高,教管三郎嗣女之职还当拜托瑶光,瑶光原本为公主姨母,出身世族,亦望圣上能赐封夫人之阶,以全公主体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