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0页(2 / 2)

加入书签

她当然要阻止,因为这只不过是一场迷惑太后的闹剧,瑶若等人根本就未曾承宠,又哪里会有子嗣,所谓绝子汤也仅只是掩人耳目的说法而已,横竖这样的事情,要追察起来也是一团乱账,谁都有嫌疑,谁都不清白,更关键的是太后根本不在意瑶若等人是否被害,是被谁谋害,只不过秦霁

现下非但晋王不能让她死,连太后也明白还不到让秦霁殒亡的时机。

虽说秦霁就算死了,对太后的计划也没有任何妨碍,但既然十一娘暂时得到的旨令时庇护秦霁,因为只有秦霁得她庇护,武威侯才会感念太后,所以她与婷而起初制定计划时,便不是真正想要将秦霁置于死地。

怎么,难道王妃连秦孺人也要包庇?那么王妃认为究竟谁才是凶手?

我不知谁是凶手,但是我知道秦姬为太后亲自赐封孺人品位,如今既无实据证明有罪,又怎能将秦孺人拘问?不仅秦孺人,诸位姬媵均有品阶,纵犯死罪,也不能处以私刑,必须上报太后及宗正寺裁决,倘若六姐遭遇如此不公,我也同样要为六姐据理力争。

那么依王妃所见,难道瑶若等人受害一案,就要这样不了了之?婷而冷笑。

妨害皇族子嗣固然为大罪,不能轻易放过,可恕我直言,章台园里诸多侍婢无一人有孕,这一事故实质,并非重及不恕,所以六姐以此为由,主张在无凭无据情况下拘问堂堂晋王府孺人,不合礼法,亦有违情理。王妃完全无视瑶若等人悲愤的目光,甚至劝谏贺烨:妾身确有疏忽,实际上早该提醒殿下,固然皇族宗室视子嗣繁盛为重,然则以婢生子为长多少有伤礼俗,本该杜绝,今后殿下若召婢侍侍寝,还该赐饮避子汤。

这话倒也不能说王妃嚣张,瑶若等人的身份是奴婢,相比惠风一级的宫人更加低微,便如贺烨从前屡屡为扈娘请封,均被太后斥拒,因为宫人其实是良籍,只对皇室称奴称婢,而瑶若等人,却是奴籍,大周律定良贱不婚,她们未经放良前,连成为姬妾的资格都没有,不说皇族宗室,便是在世望之族,一般也不允许婢生子为长,甚至有的奴婢意外有孕产子,婢生子女根本得不到家族承认。

就算秦霁当真落毒,导致瑶若等绝嗣,证据确凿,因此罪名便将一个晋王府孺人处死,其实根本没有律法可依,只可能是晋王处以私刑。

十一娘说这番话,便是显明这一案件已然没有追察的必要。

可是殿下至今膝下无子婷而还想据理力争。

所以,妾身劝谏殿下,日后还当均施恩宠,毕竟诸位姬媵都是出身望族闺秀,之中若有蒙幸,为殿下生育长子,方为晋王府之喜。

贺烨听到这里,终于大不耐烦起来,重重一挥手:本王难道行将就木了,值得如此担忧没有子嗣继承香火?罢了罢了,今日之事至此告结,谁也不许再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