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0页(2 / 2)

加入书签

陈百加不由打了个冷颤:姑母之计,是否让二娘状告刘氏?

陈氏怒道:你当我老糊涂不成?刘氏纵然只是二娘继母,二娘身为子女,也不能举告刘氏,岂非是担当不孝之罪?二娘纵然不能出面,却不代表旁人也不能出面!

可是姑母毛大尹再三叮嘱,必须争取太原祝,要是咱们这时闹生事故

毛维已经对晋阳陈极度不满,再要任何违逆,不管晋王与毛维胜负如何,陈家先就难以立足。

咱们可以让晋王妃为二娘主持公道。陈氏胸有成竹:太原祝这回公然拒绝赴请,恍如扇了晋王府一大耳光,就这几回交道,我也看得出来,晋王妃年轻气盛,嚣张跋扈,她怎能忍下这口恶气?势必是要还以厉害,以示威慑。

陈氏这样的判断也不是毫无道理,只看先有晋阳丁,再有唐迁,对于这些旗帜鲜明者,晋王妃毫不姑息,便能推断必然会对太原祝施以威慑,而只要晋王妃插手,太原祝必定会更加疏远晋王府,对于毛维而言大有好处。

而这事一旦闹发,纵然有祝济包庇,可祝氏族长势必不会允许为区区一个刘氏,搭上太原祝一族声誉,那么最符合套路的做法,当然是牺牲刘氏甚至祝济平息议论,再找机会报复主谋晋王妃,对于陈氏而言,既对家族有利,又能为祝二娘血恨,可谓两全其美。

毛夫人见识短浅,这些事与她说了也无用处,还当与大尹商议,加儿你记得,只需强调能够彻底让太原祝与晋王府结怨即可,二娘有多委屈,不用多提。陈氏非常清醒,她要打击的并不是整个太原祝,连她的长媳,可也是祝氏女儿,她要打击的,无非祝济一房而已。

可,要是晋王妃不中计?陈百加仍有犹豫。

不会,要只有二娘一层关系,王妃可能会怀疑是咱们另有居心,但你别忘了,青城媳妇,亦为祝氏女,王妃能不怀疑太原祝已经被我说服?既然太原祝对王妃已无利用之处,她必然会抓紧这个机会。陈氏相当自信。

陈百加细细一想,的确也是这道理,又说道:此事侄儿谨遵嘱咐,会立时知会大尹,可还有件事大尹深愤王妃气焰嚣张,故,期望姑母能给予教训。

陈氏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我当然知道,不过平白无故,让我如何教训?放心,这事我已经有了安排,王妃行事这样张狂,全不顾忌妇德闺范,要是连长安都有谣言四起,便不信太后仍会姑息!

将她那些安排详细一说,陈百加大喜过望,连赞姑母高明。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