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5页(2 / 2)

加入书签

这当然不是完全为了恩络十一娘,实在是有限的人选中,柳誉宜无疑让太后相对信任。

即便誉宜或许不熟财政事务,大可选任几个具备经验的佐官,只要誉宜可信,佐官自有他去节制,太后倒不需过于废心,再者誉宜与王绩是子女亲家,倘若他有疑难之处,王绩也必然会从旁提点,总不至于完全束手无策。

是以太后这时笑道:我若冷不丁提警源平郡公,岂不让他多心?这要是被有心之人挑唆,察觉是伊伊为七娘求告,倒怀疑起他这世父利用公权以泄私愤

十一娘汗颜:是儿冒昧了。

她原本并没打算让太后一口答应,无非是要打消太后疑心而已,哪知却听太后口风一转:伊伊有为难之处,我也明白这事倒也不难,正好我也打算让你世父外放历练,他若不在吏部,七娘总该安心了罢。

虽然嘴上说的是七娘,但十一娘倒也明白太后实指的是谁。

却是面红耳赤,着急得连连摆手:太后万万不可若因儿冒昧之言,却至世父外放,岂非儿之罪过

太后还从未见过十一娘如此手忙脚乱的情状,不由再一莞尔,干脆将人扶了起来:无妨,外放历练对你世父而言有利无害,历来政事堂官员,可从无未经外放者,你世父当然会明白我之心意。

这几乎是明示:柳誉宜眼下已经成为国相备选了!

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

太后为了解决一个小丫头左右为难的处境,竟决定将一个吏部大臣调任地方,这可谓是恩重如山了,怎不叫小丫头铭感肺腑,十一娘正要匍匐叩谢,却再一次被太后阻止,全然不以为意,只当不值一提:为江南这一职使,我已烦难了有些日子,今日伊伊固然是无心插柳,倒遇巧让我笃定决断,这要说来,又是你立下一功。

只是随口一句,太后便转开话题,说起十一娘的另一件功劳来:今日郡王妃大闹紫宸殿,连缃儿都避之唯恐不及,你倒胸有成竹不惧郡王妃泼辣,事情还真让你易如反掌般平息,不妨说说,是怎么劝服了那泼儿?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