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2 / 2)
五妹识得邵博容?陆离也紧跟落座,当然不以为十一娘这番窥视单纯因为好奇等闲争执。
十一娘便将苏州初见那回告诉了陆离。
邵博容虽然疏狂,然则经史却甚为扎实,诗赋更是不俗,他又是著姓子弟,家族多少会带来助益,他本人也知道试举之前要投卷造势之惯例,四年前我与他席上偶遇时,便看出他已经在士子中奠定甚佳声名,要说一年四载连解试都通不过,应当便是苏州这层缘故了。陆离说道。
京兆尹毛趋。十一娘冷笑道:当年不过萍水相逢口角之争,此人竟然睚眦必报到如此地步,一连四载挫阻邵广。
大周科举只分两级,一为地方州县解试,考中者推举入京参与尚书省主持之省试,然则因为往往省试中第多为长安、万年两县举人,要么就是地方州县及京学推荐贡生,州县乡贡能中榜者鲜之又鲜,故而诸多才学之士都愿拥入京都应解试,这就是邵广本为虞山人士却来京都报考之原因。
然则这时科举制度还远不如后世完善,解试一般是由县令甚至有时是县丞主持批选,毛趋作为京兆尹,一个交待下去就能将邵广压死,任是他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也只有落第这么一个结果。
虽然这两年来因为韦毛与薛冯这两党高层斗法,长安令与万年令都有调换,可毛趋因有毛维撑腰,京兆尹的位置还是稳固不动,邵广自己都没察觉是被打击抱负这个根结所在,更不说针对朝堂局势投交薛谦与冯伯璋阵营中人摆脱毛趋暗下打压,固然眼下万年令曹刚不大可能听任毛趋掌控,毛趋只需稍用手段唆使曹刚将人黜落也并非难事,邵广在京都根基有限,区区一界文士屡第不中自然不会引起高层留意,事实上自忖才华却屡试不中者也绝非邵广一人。
眼下长安令换了宇文盛,来年会有一番新气象也不一定。陆离又说道。
十一娘却摇头:难说,若真如咱们猜测宇文盛所图非小,便不会为这点微末小事开罪毛维,除非
除非朝局大变,世父与冯伯璋彻底失势。陆离手指轻敲茶案,忽然看向十一娘一笑:五妹欲助邵博容?
倘若还是维持眼下局势,我也爱莫能助。十一娘眉梢一挑:不过据我猜测,太后忍耐已经快到极限了,应该会有所动作,就要变天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