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页(2 / 2)

加入书签

武宗对这位祖母十分爱重,故破例追封谥号时,加以祖父文宗之文。

这也是大周史上唯一一位谥号配享帝谥之后。

史官誉端慧文皇后女中尧舜,也是确实应当,因为正是这么一位杰出女性,奠定大周盛世基础。文治武功,国富民安,等等溢美之辞,不当少端慧文皇后这浓墨重彩一笔。

韦氏从三流世族一跃成为中上阶层,不能不说是端慧文皇后功劳,相比这位女子,韦氏多少男儿黯然失色。

十一娘对端慧文皇后也十分景仰,可对于眼下这位韦太后

太夫人那句话说得很好:不说其他,仅论才干贤德,太后甚至不及文皇后趾跟,不过太后自幼便以文皇后为目标,只论心机城府,倒是不输多少然则居心不正,势必善恶殊途。

十一娘这时并不知道韦太夫人与当今太后诸多恩怨,然则,因为她父族母族尽被太后诛灭,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太后心生诸如对文皇后那样景仰情怀。

不过,她那位前婆母相貌并不出众,之于才华,据说不俗,但她也从未见识,所知则是,先帝德宗只对崔后一往情深,但太后却能脱颖而出,为德宗生下庶长子,从韦氏一庶女至如今尊及太后,甚至企图听政!

心机手段自然不容小觑。

她正在心下度量,却又听世父柳拾遗问了一句:阿母,儿子并不惊诧太后野心,却甚狐疑,阿母因何预料王家会护四娘竟不惜与太后敌对。

十一娘立即聚精会神。

第76章 公义与得失

柳信宜问出这句话后,不仅十一娘,其余诸人也都表现出十分关注,显然大家心里都存在这个疑问,唯有三郎是被问题本身惊诧难道不是大母深知京兆王氏具名门风范,乃重情重义之族,怎么会眼看将来子媳被人逼迫欺凌而袖手旁观?他正要质疑叔父因何询问如此显而易见之事,却听祖母说道:倘若只因一桩儿女姻缘,即便灵沼公重信守诺,也决不会搭上阖族祸福荣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