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2 / 2)
处理凑折,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太子心头很是复杂。
康熙直接让太子先处理一遍,然后他再看一遍,太子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折子到了他手中,大多数处理的都还可以。
同时康熙也看到了太子的短处,看问题不够全面,同时太过理想化,书读得太多,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照搬原抄前人的“答案”。
可是每件事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变通,太子缺乏这份变通,也缺乏一份踏实。
而且看太子的用词,用少不了“大约”“差不多”之类的词,这让康熙看到他的不自信。
事实上太子自己也不敢肯定自己处理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才会不确定,所以才会模棱两可。
康熙心里还是有些失望的。
其实太子这个年纪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康熙要求的太高了。
第260章 胤禛被告状
康熙八岁登基,少年亲政做事雷厉风行,他的心智能力非一般能及,可以说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料子。
他对太子寄予厚望,给他最好的老师和最优厚的物质条件,可是太子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还有一个胤禛,做事十分合他心意。
胤禛身体上的毛病让康熙打心底杜绝他成为继承人的可能,太子做的不如胤禛好。
凡事就怕对比,太子做的不够好是错的,不做更是错的。
做太子是个技术活,谁做谁知道,难啊!
不过总体下来,康熙对太子的感觉就是还能救,决定多教教他。
对于太子进御书房看凑折这事瞒不住,很快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朝臣闻言也只道万岁爷当真看重太子,都随身带着教导了,看来索额图对太子的影响已经没了。
于是朝堂上立马出现一批跟风者开始投靠太子的阵营,太子如今手里很缺人,半推半就暗中收了不少门人。
这事大阿哥知道了,气的一天都没怎么吃得下东西。
别人都风光,皇阿玛太偏心了,大阿哥在心里委屈的想哭。
他小时候总听额娘说皇阿玛对他很看重,如今看重他没感受到,只感受到了偏心。
佟橙儿养胎,胤禛跟着差不多休假了,吏部大部分差事他都在府里办,只有那些必须出去的差事他才会出去。
所以小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吏部在胤禛的治理下大部分人还都挺信服他的,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脑子不太好使的人,不想过安生的日子,于是就有人跑去了乾清宫告状。
吏部告状的时候太子也在。
康熙问:“爱卿过来所为何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