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页(2 / 2)

加入书签

“荀元,”他喊了声,

“在,”稳稳开车的荀元答,

“一会儿你去接银河来我家,就说,”参长顿了下,“那事儿,有点眉目了。”

“是。”

……

荀元当然不晓得,他按照参长指示到点儿去接雪银河前,参长独自在家做了多少事!

他首先去超市买了黄酒。

又去菜市场买了好些好菜。

哦,对了,还在网上查阅了不少“汉州名菜”,

就开始在自己那小厨房捣鼓学着做了。

其中,最叫六子感兴趣的一道菜叫“炒杂碎”,因为,不知缘由,从网上提及里,这道菜怎么还和他祁家祖上发生了一些关联,又叫“祁公杂碎”,听着像骂人,但是在汉州当地,确实是名菜。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按照张远山先生的解释,“三年以后,他已经看不见抽象暧昧、不可分割、没心没肺的完整牛体,而是一个个具体独立、界限分明、肝胆相照的局部。”无视全牛,当全牛没到,乃有牛杂出。

是了,“祁公杂碎”指的就是牛杂。如上所说,任何一个爱吃牛杂的汉州人一直都很清楚,牛杂也不是与牛无涉的孤肉,而是一头大牛身上的一小块肉。

六子在欧洲也呆过,那些以美味而著称于世的国家如法、意,也有用牛杂做菜,不过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于牛肝、牛肾等。国人对于牛杂之所以有更为广泛的选择,滋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聊起天朝的滋补,实际上就是“形补”,而欲“形补”者,就不得不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去苦苦追寻那些与我们相似的脏腑和器官了。比方说,你饱饱地吃了一罐丰含脑磷脂及维他命B1的炖牛脑,尽管这时你已感到十分满足,不过,为了达到壮阳的目的,只“采纳”了牛的生猛的脑力是远远不够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批判——嘿,上牛鞭!

六子就这么一边“想趣儿”一边做菜——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和雪银河也有相似之处,放松下来,脑力无边,绝不叫思维空闲着,极尽有趣地丰富精神世界。

总之,待雪银河来到他弄出来的这一小桌“汉州菜”跟前,心中不叹是不可能的,色、香、味,俱在,也有新意,更有心意。

“坐,边吃边说,咱们就不喝酒了,以茶代酒。”

为她酌上她爱的普洱,里头加了点蜂蜜。

雪银河当然不晓得,没有“喝的酒”,并不代表“真没酒”!——她的“天敌克星”黄酒,可被祁神如何“出神入化”地巧妙分布在了每盘菜中!叫你“食之无它”,却扎扎实实“口口都是它”!

连续半月来童源的丧事已经叫雪银河身心俱伤,精神确实不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