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1 / 2)
服装厂的厂房已经开始在建,图纸是许疏桐设计的,施工的是师里退伍的战士组建的建筑施工队。
说起来,服装厂的厂房,还是施工队的第一个工程。他们先找到邓姐,邓姐再来找许疏桐,许疏桐直接让邓姐做决策。
他们把合同定下来之后,许疏桐才出面,以设计师的身份,交代他们一些注意事项。
北方区的代理都有了,舒华牌的服装,早就供不应求,怎么办呢?
许疏桐让邓姐去找效益下滑的毛巾厂,租借空置的厂房,缝纫机也租。
人力的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邓姐学会了举一反三,她让毛巾厂没活干的员工,到她的车间来兼职,计件支付工资。
当然也不能全靠毛巾厂的兼职,还是要培养自己的熟练工。
可是新招来的女工,得培训才能上岗。拿什么来给她们练习呢?直接让她们做衣服,报废率高,浪费不起。
许疏桐说:“做手套!建筑手套。”
现在,连柳城这种小城市都已经开始出现不少的工地,可想而知,大城市是什么状况。
建筑工人,搬砖办水泥搬瓦,非常需要建筑手套,而且手套的报废率非常高,需求量肯定很大。
许疏桐去服装厂的厂房工地看过,施工队几乎都不戴手套,有些人手磨得受不了,就拿旧衣服来当手套使用。
可想而知,这是一块空白的市场。躺着赚钱的机会,又来啦。
建筑手套主要是对布的质量要求高,耐磨的就行。对于缝纫技巧和裁剪方面,几乎没什么高标准,哪怕有很多线头,也没关系,只要穿着不裂开,能保护手就行。
许疏桐让邓姐做好手套的模板,买好布,然后跟晶晶他们四个孩子统计出来的“白名单”上的老人商量,问他们愿不愿意帮忙裁布。
裁布非常简单,只需要把纸模板按在布料上,用剪刀剪下来。唯一用脑子的地方就是怎么做,才能节省碎布的报废。
老人们都是从艰苦的时候过来的人,不用教,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能省布料。
愿不愿干?当然愿意了!本来都自责自己在家属院,除了带孩子干家务,也帮不上孩子更多。现在有机会赚钱,而且还是在家里就能把钱赚了,多好的事啊!
计件给工资,一天下来,能赚一块钱呢。一个月,就是三十块钱。都快赶上孩子的工资了,而且还不累,多好。
家属院这边的人负责裁布,新招来的员工就用手套来练手,至于销量方面,完全不用愁,服装厂的施工队就订走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