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2 / 2)
他们两个谁都不说话,异常地沉默。
许久,赵烺忽然发出了一声长长的、长长的喟叹。
赵王叔他呢喃,他只长我两岁啊
霍决懂那一声喟叹里包含的复杂情感。
赵王啊,活成了男人心中的人样子,怎能不令人向往。
76. 第 76 章 登岸
第76章
从这时开始, 代王和赵王再不是小打小闹。
代王倚仗人多,赵王骑兵精锐。他兄弟二人之争,给京畿带来了实打实的兵祸。
这兵祸不来自于北疆军。因北疆军纪律森严, 倒不曾扰民。山西卫军在编的,也尚有约束。真正造成了兵祸的,是山西卫军那些溃散之后避战不肯归队的散兵游勇。
正如赵王所说, 卫军其实根本就是农夫。沿海的卫军尚可一战,像山西卫这种内陆卫军, 久无战事,平日里基本上就是屯田, 也就比普通农夫多了些训练而已。
在北疆军眼里,没打过几场实战的军人, 都不算真正的军人。
那日赵王偷袭,一战击溃代王六万大军, 许多人被吓得肝胆俱裂,宁可做逃兵也不愿意归队。
只做了逃兵又吃什么喝什么?总不会天上掉下来。自来逃兵坐地为匪, 都再常见不过。都做了逃兵了,有家回不得,律令规定, 战时逃亡,杖刑一百。一百杖, 足以打死人了。既都这样了,再做些坏事,就也没什么了。
人的恶性, 便是这样解锁的。
京畿百姓便水深火热起来。北平都司诸卫也被张忠宣调拱卫京师,如今都在京城,本地反倒空虚, 叫这些散兵游勇钻了空子,祸害了许多百姓人家。
京畿百姓不堪其苦,连河间府和真定府的百姓都纷纷奔逃京城,哭求庇护。
阁老们十分恼怒。
因京卫中,京城三大营乃是京城之本,是阁老们最后的手段,轻易不想动。便想调派天子亲军去扫荡逃兵,然而天子亲军都在牛贵手里,没有一个天子给牛贵下命令,谁都调不动。
想让襄王帮忙,襄王拒绝了:恐赵王弟和代王弟误会孤,变成三家乱战。
囿于交通运载的能力有限,襄王北上只带了四万人,比起代王还稍处于劣势,但并没有把赵王的一万人放在心上。
在襄王和代王这两个养尊处优的贵人的心里,真的的确把打仗这件事的输赢简单地归结于人数多寡和粮草是否充足上。在真打起来之前,他们是万万想不到,赵王一万人硬生生能扛住代王的六万大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