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1 / 2)

加入书签

一旦隐瞒了一丁点,哪怕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这份青睐也十分容易就会被收走。

  闻砚虽然对此心惊肉跳,面上却还是维持着沉稳的样子。

  景宁帝暗中点点头,这才笑道:“若连朕的状元郎都这般说,可见的确是有些趣味了。”

  一句话就将这个话题带了过去,转而同白韶说起了旁的事情。

  然而闻砚却不敢放松,景宁帝看似和蔼,但你若真将他当成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那也离死不远了。

  景宁帝十岁登基,十六岁亲政,在位三十二年间虽然并未有太大建树,但他平平安安坐稳帝位,不着痕迹地将勋贵与世家弄成如今这般水火不容的形势,这般手段决不可小觑。所以,他不可能会对一个写话本的好奇,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他,定然是还有其他用意的。

  果然,景宁帝又问起了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徐诲:“徐爱卿,你有何看法?”

  徐诲拱了拱手:“回禀陛下,臣与其他两位大人看法一样。”

  景宁帝笑了笑,面露玩味:“徐爱卿之稳,一如当年啊!”

  闻砚心头一惊,徐诲却仍旧是不慌不忙的模样:“臣谢陛下夸奖。”

  景宁帝哈哈大笑:“行了,你认为是夸就是夸吧!”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一般,“阿顽那臭小子还在临江呢?”

  “是。”

  “要朕说,余泽对阿顽也太过严厉了,孩子们打打闹闹本就是正常,阿顽小时候进宫每次都把四皇子给打哭,朕都没说什么。”

  余泽是武安侯萧珏的字,而景宁帝话中流露出来的亲昵更是对其他臣子都没有的。

  景宁帝看向徐诲:“徐爱卿是阿顽的师长,你便写封信让阿顽回来得了,武安侯府尊师重道,想来余泽也不敢同你计较什么的。”

  徐诲似乎顿了一下,但很快便应了下来:“臣遵旨。”

  “行了,朕也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三人连忙告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