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3页(2 / 2)

加入书签

陆溪把土地无偿借给他们,这是写在法典上的、取信于民的东西,绝不对轻易更改。所以为了能从自己分到的土地里种出粮食,他们都很珍惜的对待,新涌入的居民们都在想着法子怎么开荒,怎么种粮食。

原本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出现第一抹绿意。

陆溪给他们出现犁车,教他们耕地,在民众间的威望更高了。

他们深深的爱戴陆溪,觉得她是天下飞来的天使,把光明洒向人间,给他们播下希望。

陆溪也有自己的耕地,她种的不是小麦,而是棉花。

她的种地经验明显比这里的人丰富许多,第二年就种出了棉花,然后开了第一个纺织厂。

陆溪记得,工业革命的火苗,最初就是从纺织厂开始烧起来的。如今,她要用同样的方式,从民用入手,推动一场革命。

陆溪的油井挖到第三个的时候,挖到了油田。

这是原油,不能直接投入使用,还需要经过简单的处理。而且现在的机械设备还没有,哪怕提炼出来汽油,也不能直接投入使用,所以得先储存起来。

不过处理原油的副产品,比如说沥青,倒是很有用处。用沥青来铺陈地面,省了陆溪不少功夫,让她的城市道路变得平坦且宽阔,十分耐用。

那么剩下的,就是缓慢发育,积累原始的资源。

陆溪要从地里种出粮食,种出作物,再用她的工厂,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

工厂出现了,工业化也就开始了。

现在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等待开荒的人归来,等待明年的土地里,能种出粮食。

-

“殿下,这是我们今年种出来的粮食。”一个老农民双手捧着一把小麦,面上出现羞赧的神色,十分抱歉,“我的父亲曾经是个农场主,知道种地的知识。他告诉我,荒地很难丰收。今年才第一年,我们很难种出粮食。这是给您的供奉,感谢您的慷慨。”

今天,是收税的日子。

也是第一年开荒后,有成果的时候。

陆溪巡视过地里小麦的收成,确实不算好。

头年开荒,今年能种出东西来,已经算十分不错的了。这些人明显无法从地里种出来的东西自给自足,平日里还需要到她这里来打工才能获得一些微薄的工钱,勉强维持生活。

要把来之不易的粮食上交给她,想必他们之后一年的日子将会更难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