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页(1 / 2)

加入书签

杨志明心道鬼知道哦,他也奇怪呢。但变化是好的变化,现在以节目为重,他才不会拆陆溪的台。

“每个人都会成长,没有人会止步不前。等节目结束录制,大家可以亲自向陆溪提出疑问的。”

观众暂时被安抚下去,同时,开口解释的陆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没人不依不饶。

“刚才的耳钉,可以当成简易的晴雨表来使用。”

陆溪说道:“我今天早上醒来就感觉天气很不对,好像要下雨了一样。但人的感受有主观意识,自我感觉往往总会出错,所以需要借助外力的判断。”

“当热气流上升,遇到冷空气放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雨落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的水汽放热使温度变高,水汽增多导致空气含氧量变低,人就会感觉又闷又热。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几乎达到饱和,无法再蒸发时,就是暴雨的前兆。”

也就是今天这种闷热天气的表现。

陆溪举了一个更加简单的例子:“温度升高的水蒸气聚在地表,遇到低温物体时也会液化。所以大家会经常见到在下雨前,水泥地面总是湿漉漉的。那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无法被水泥吸收留下的痕迹,刚才耳钉上的水珠也是一样的原理。”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观众都终于明白过来。

陆溪说的都是日常会见到的景象,但因为太日常了,所以经常被忽略,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妙用。

陆溪又道:“之前我说过,山里湿气重,空气中的含水量比平地高许多。所以在地面凝结的水汽不能作为下雨的凭据,为了排除山上水雾的影响,我把耳钉埋到土里,以此更接近我要的结果。”

【都是初高中的知识,懂都懂,但是……为什么感觉我跟个文盲一样呜呜呜】

【姐姐去当老师吧】

【如果我以前的物理老师是你就好了】

刚才怀疑陆溪带电子设备的人都不说话了。

而那些从热搜过来的新观众觉得很有意思。

感觉像上课一样,但又好像有哪里不对,如果上课这么有趣,那么上网课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欲生欲死。

接下去这一天,陆溪都在干同一件事——那就是把麻草带回来,亦或者是树枝,把它们捆到一起,严严密密的粘好。

道观的屋顶破了一个洞,如果要下大雨的话,陆溪即便躲在完好的一角也很难躲过去。

为了避免被淋成落汤鸡,她只能在暴雨来临之前尽量把屋顶修好。

陆溪跑了一趟又一趟,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屏幕前的观众也忍不住揪心起来,恨不得能一人帮她杠一把杂草。

可惜他们不能参与,只能在弹幕上给陆溪加油打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