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页(2 / 2)

加入书签

“等吧,这宜前镇最好的豆干只有这里有。”秦瑜想起之前秦妈聊起赵爷爷一家的事情,也是感叹。

传承是一种荣耀,也是枷锁。

赵大海的大儿子在开放第一年就直接离开了家乡,连带着老婆和孩子,虽然没有带走什么钱财,却也依旧让人唏嘘。

而原本算是放任长大,几乎忽视的二儿子,自然而然成为了赵大海新的寄托。

可年少的赵立新怎么会少叛逆呢?

赵大海又打又骂,虽然都是土话,重复率也高,陈高远感觉自己都学会了几个词。

“让你们看笑话了。”

大概十来分钟后,赵大海估计骂累了,赵立新还极为有眼力指了指秦瑜所在的位置,然后趁机逃离现场,单落在原地一只拖鞋。

“没事,赵爷爷,豆干还有吗?”秦瑜连连摆手,甚至还多插嘴了一句,“立新哥刚刚怕你打的不够尽兴,特地弯腰,还帮忙把你脚边杂物踢掉呢。”

赵大海表情有些复杂,但是刚刚气性还没消:“他那是打背不疼!不说了,豆干还有些,你等等我去搬出来。”

-

回去的路上,陈高远正努力回想,但依旧忍不住提问:“我刚刚回忆半天也没记得他脚边有杂物啊?”

他记性很好的。

秦瑜笑而不语,她能说,就……随口说的嘛。

说起来,赵立新在邻里的口碑不太好,常常不着家,也不工作,但是她却有次偶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赵家豆制店生意很稳定,大多都是几个街坊老客,但总会偶尔来一些外地知名的客人,也是被镇上的人津津乐道。

原本秦瑜也觉得这没问题,赵爷除了百叶结一绝,其他豆制品也都极为出色,有知名度那是必然的。

可有一天,她的摊子来过两个食客,在等待的时候闲聊了两句,就听了一嘴,那信息量可不少。

再后来她还从勇哥那听到过赵立新的一些事情,这才知道完整脉络。

比如原来那些闻名而来的客人,其实大多数都是赵立新买来跑腿的。

比如赵立新他本人一直算是跑腿倒卖的二道贩子,从以前就偷偷干,原本是怕牵连家人,也就不太接触家里。

然后当可以正大光明做生意的时候,自家哥哥跑了,留下伤心难过的赵大海,这不,就想到了这个主意,花钱买老父亲开心。

确实,就像勇哥说得,单纯的千张豆制品,如果没有懂得加工的人,哪会有那么多人特地千幸万苦跑来买,不像秦瑜的鸡蛋饼,让他天天惦记,就算跑再远都要赶过来一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