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页(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还不到三点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提前排队了,就怕吃不上。

灵水县里,一大早上,就迎来好几位特殊的客人。这几个可都是胡编辑的同学。

来了之后,坐三轮直奔编辑部。下了车胡编辑已经在门口迎接他们了,道:“稀客啊。”

胡编辑跟眼前这四个同学关系最好。当年他们五个被称为文学系五大才子,现在也是各大报社的中坚力量。

其中一个白面书生模样的人姓李,道:“行了,你可别臊我们了。之前你出事的时候,我们就想来看你的,才过来。”

另外一个国字脸的男人道:“你可真是有本事,无声无息的把两位泰斗给你请过去当顾问了。”

胡编辑自然知道他们说的是谁,道:“他们可不是我请的,是我们老板请的。”

“你们老板可真有魄力。”友人说着。他们都是混报纸圈的,都知道要想办报纸得付出多大的财力和人力。

没有私人办报纸的,就算办也是小打小闹。他们老板倒好,起印五万份。

“你走了之后。老黄还联系我们了呢,怕你想不开。当年你在大学的时候就是老黄的得意门生,现在他都退休了。”李编辑说着。

胡编辑道:“我把老黄请来给我当顾问了。”黄教授是他的恩师。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师生情是很浓厚的。说是师生其实跟父子也没啥区别了。他跟黄教授一说,对方就答应了。也就这几天来。

胡编辑能在中年的时候完成大学时候的梦想,还能跟昔日的恩师一起共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几个好友倒吸一口凉气,道:“你们这个美食周刊含金量太高了。”三个业内顶级的大拿给他们当顾问。

有胡编辑坐镇,其他的员工也都是在编辑部工作过的员工。

这配置,主办省城日报都绰绰有余。一个民办小报还用得上最顶尖的一些人?

这几个老熟人纷纷给他讲,他们创办的美食杂联在业内受到的震撼,不亚于一次地震。

专业的人更能知道其中的厉害,要是他们报纸进行贩售的话,哪儿还有别的报纸什么事儿。听说领导开会的时候还点名夸奖了他们的报纸。

听说很多报纸都想增加一点生活类的板块。甚至也有人想要申请美食类的报纸。请一些省内知名的作家去写美食专栏,这都是美食杂联带来的变化。

几个好友道:“估计你们前领导很后悔,怎么就把你这个卧龙一样的人才给放出去了呢。如果让你回体制内你还回去么?”

胡编辑道:“不回去了,工作做了十多年都消耗的不轻。但是在这边我又找回来以前的初心。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而且还有好吃的。”小县城有小县城的好,生活节奏慢,早上有早市,晚上有夜市,树荫下面有大爷在下象棋,放学的时候有学生一蹦一跳的哼着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