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页(2 / 2)

加入书签

也不知一时间哪儿来的胆气,汪直鬼使神差地开口道:“诸位大人为何那般看重明正典刑?难道坏人伏诛不比明正典刑更为重要?”

六个文官一齐朝他看过来,神色间多少都有些惊异。这种往来传话的小宦官在他们眼里就像背景墙,毫无存在感,往日都是办完了差事就走的,今天这小孩子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主动对他们开口说话?

汪直整个儿心都提了起来,却仍坚持说了下去:“事到如今,皇爷的意思诸位也当看明白了,皇爷不想要张元吉死,那么张元吉非但不会被押赴刑场受刑,也一样不可能病逝于狱中。试问,哪个狱卒敢来慢待皇爷想保的人呢?事有轻重缓急,诸位大人该当警惕夜长梦多才是,倘若拖得久了,将来又叫张元吉逍遥法外,结果还不是比他死在狱中要糟糕得多?”

说完也不等那六个人作何反应,汪直拱了拱手,转身走了。

打扰了!

屋中六位高官面面相觑了一阵,最终目光都集中到彭时身上,彭时就是当年亲手为钱太后尊号加上“慈懿”二字的人,素来为人刚正,颇受敬重,如今又是内阁首席辅臣,大事的主意自然由他来拿。

毛弘拱手道:“不知彭大人如何看?”

彭时看向兵部尚书商辂,沉声问道:“素庵如何看?”

“大人,依学生所见,既有宫中贵珰传讯如此,我等再要循规蹈矩,指望着说服今上,就未免太过迂腐不化了。”商辂虽然姿态语气十分恭谨谦和,心里却在好笑:明明大伙心里都已有了定论,这番话却还非要我说出口。

果然彭时听后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虽是下下之策……我等也是逼不得已。”

从来不会有小宦官贸然向大臣提意见这种事发生,所以一听汪直开口,这些高官全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必是宫中哪位位高权重的大太监有建议秘密传达给他们,又不便亲自开口,便差遣个小徒弟转达。

文官与宦官之间是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大多时候还是好好地合作,所以大太监为了什么事与文官暗通款曲、甚至是瞒着皇帝暗箱操作这种事并不少见。

尤其今天来的还是个他们谁都没见过的生面孔小宦官,也不知是谁的徒弟,这么一推想就更显得顺畅——人家就是刻意做事不想留痕迹。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