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1 / 2)

加入书签

哪里说没就没的,不过是因为王巧儿的怀孕。才各自暂时隐忍罢了,真要消除裂痕。还需要二人努力修复才成。

  若是往日,丘如意或许闻弦歌而知雅意,帮着王巧儿在母亲跟前说一句了,不过以二人现在的关系,丘如意觉得没必要为她逆着母亲行事,况且万一她在京城有什么闪失,自己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来。

  所以丘如意虽然得了空闲就来陪王巧儿说话,却一直不理会王巧儿关于要留在京城的暗示。

  两位小姑在此事上的鲜明对比,也难怪王巧儿越发的同丘若兰亲近。

  亲疏表现太明显,丘如意见了,心里便也生起气来,待要不过去,又恐王巧儿挑理,到时哥哥面上也不好看,所以虽然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回到顺阳城,定发话不许丘若兰上门,只是此时却少不得每天过去枯坐一会。

  本来就话不投机半句多,况且王巧儿姑嫂心中又都含了些火气,所以丘如意在王巧儿房中,确实是“枯坐”着看丘若兰在那里表现。

  不过如此几次之后,丘如意也确实打心里佩服丘若兰的有心。

  比如丘若兰会在王巧儿跟前读一些诗词,弹些曲调,谓之于“胎教”,说是这样做孩子出生后会聪明多才多艺,而且对于孕期一些该注意的事项及将来如何养育孩子,丘若兰亦是说的头头是道。

  引得丘如意直往她肚皮上瞧,差点脱口问丘若兰:“你如此精于此道,敢是先前生育过孩子?”

  不独是丘如意,便是王巧儿也颇为疑惑。

  丘若兰一个闺中未嫁女,且又是她母亲最小的孩子,按说不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便是偶然接触到,小小年纪也给感兴趣的。

  但王巧儿面上不会表现一丝一毫的惊讶,当然也不过贸然相问,因为这一问之下,便让自家落了下乘,好象不相信丘若兰的话似的,况且丘如兰所说的,有她最近被长辈教导过相同的,也有许多没听说过的,但听着感觉倒很颇有些道理,多加注意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错处的。

  倒是丘若兰自己解释道:“从前在南边时,因一些特殊原因,未能如姐妹们那般养在深闺中,蓬门荜户,这些事便见得多了,另外妹妹也曾读过一些医书,其中也有讲过妇人孕育之事,事隔这些时日,所幸还能记得一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