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2 / 2)

加入书签

  于氏见儿媳是真心赞着女儿,心里不由从里到外泛起了笑意。

  王巧儿便又笑道:“上次回来,儿媳就看出了,故在京城的这半年时间里就留了心。”

  于氏当日一心想着将女儿嫁在顺阳城,将来好有个照应,倒真没考虑过京城。

  京城里贵人太多,攀攀扯扯的,别看平常只是个寻常百姓,真要有什么事,小小的丘家,却是横行不起来的。

  况且将来丈夫总要回顺阳城的,儿子将来中了进士,未必一定会在京城里做官,到时女儿万一在京城受了委屈,路途遥远,却是与谁说去。

  可惜接连看中的几家都不成,眼见顺阳城内真没个能入眼的了,说不定女儿姻缘真是在那边也未可知。

  于氏忙开口询问,王巧儿便如数家珍一般,将她留心的几个后生说了一遍。

  这几个人门第大多一般,却都是读书人,有与王巧儿有亲的,也有是丘如源相知的,不然她一个年轻女子也不可能知道他们,如此到底也算是知根知底的。

  王巧儿见于氏有些动心,便笑道:“我和夫君到底年轻,只是面上看着不错,内里究竟如何,还是要靠父母亲过目把关的。”

  于氏心中暗思,那几人皆在京城读书,自己相看起来多有不便。

  丈夫长子虽在京城,却都是大老爷们,一些细致处,未必能看出来。

  儿媳又是年轻媳妇,不能随意出来见人,况且人生阅历少,见了也未必能看出什么来,再则,便是他们都将那人夸成一朵花来,自己若不亲自相看,到底还是不能放心将女儿嫁给他。

  于氏便有了进京住几日的念头,王巧儿悬着的心又一次放了下来。

  她提出这个话头,自然是因为关心小姑的终身,却也是有些将功赎过的意思,没有办法,谁让她的肚皮还没有动静,只要婆婆进京相看女婿,万没有把自己留在顺阳城的道理:一来,她一时半会还不能担起理家的责任来,二来则是,自己自小生长在京城,婆婆进京,自己服侍在旁,能省她好大的劲儿。

  丘如意听了母亲进京的意思,也极力赞成母亲去京城,甚至想着没出正月,就赶着母亲与父兄们一起动身。

  于氏不由笑道:“瞧把你心急的,果然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丘如意笑道:“女儿可不急,倒恨不得您多在京城相看几年,这样一来,嫂子自然就不必回来了,省得看她和若兰在一处,让人不放心。”

  于氏摇头笑道:“你也太小心了,我看那丫头是个心气高的,她和你们耍心眼,不过是因为你们年纪相仿,家世却有些弱,若不比你们更加优秀些,到时亲事上怕是争不过你们,但和你嫂子却无利害关系。”<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