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1 / 2)
有时间解释,而是拉着丘若兰随母亲走上前,笑着见礼道:“甥女见过康家姨妈。”
原来眼前这位妇人乃是于氏娘家一个远房的堂姐妹,嫁的是顺阳城下小镇上的一家姓康的小富之家。
偏康于氏也是个命苦的,成亲不到两年便生下一个儿子,夫妻二人日子倒也过得恩爱甜美。谁知京城动乱的那一年,她丈夫便遭了变故撒手西去,幸好还留下些田产祖业,也够她孤儿寡母支撑生活的,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哪知康家族人欺她年轻柔弱儿子又小,说她年轻守不住,倒不如早嫁了去的好,竟使着法儿逼她改嫁,好接手她家的产业。
康于氏本与丈夫情深,又怜惜儿子年幼,早就存了为夫守节的心志,故只一心教养儿子,再无二嫁之心。
偏偏康于氏父母早逝,兄弟又无能耐,她实在被逼得狠了,若不是担心儿子落入虎狼之心的康家族人之手,她真想一死相酬丈夫的深情。
幸好世上还是好人多,便有人辗转将此事传到于氏耳边。
说起来,于氏与她虽名为堂姐妹,却婚前婚后并无来往,但于氏生性有些侠义心肠,得知事情原委后,恼恨康家族人眼中只看钱财,全无人情,便出手过问起来。
一来是借着丘家百年积得的名声,她虽是丘家远支,但在外人看来,却只认得一个“丘”字,二来则是丘荣那时已经中了进士,眼看入京做官,那些康家人也得了些好处,便自此丢开手去,不敢再招惹康于氏。
康于氏母子这才过上太平日子,且又在于氏的相帮下,越发把个家业整治的风生水起,康于氏内心深处便认于氏为她母子的救命恩人,时刻想着报恩,只是尚无机会。
再说于氏心内深记关于丘如意早嫁的规劝,也早在前几年便做了打算,暗中相中了几家,哪知这两年丘如意的名声一日坏似一日,竟把那几家尽数吓了回去,倒让于氏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了几年。
康于氏与于氏也常有来往,便瞧出了点端倪,想到自己儿子虽天资有限,且喜心性尚好,长相也端正,便暗地里透给于氏:若是丘如意寻不到合意的人家,她家却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不敢委屈了如意,将来定当做亲女待之。
自此再见丘如意,果然态度不同寻常,丘如意虽然粗枝大叶,但在儿女亲事上也是很敏感的,时日长了,自然也能感知一二,便不免抱怨给母亲:“母亲既然不是十分看上她家,明拒绝就是了,何必把她家吊在半山腰,白耽误了人家。”
于氏却道:“拒绝的话,母亲早就说了,是她家甘愿如此,怎么怪得了咱们家耽误他?况且这门亲事对于他家来说,可是极大的高攀了,所以只要有几分希望,就值得他家等。再说姻缘之事,最是难说,谁知月老红线牵给了谁,将来未必不是一家人,反正她家儿子年纪不大,看几年再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