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1 / 2)
杨休羡抬起头,看着上头雕龙画凤的装饰,对着高会说道,“你走一趟京城吧。去‘那个人’的府宅打听看看,情况是不是和袁明光说的一样。”
“但是宫里那边……”
高会皱眉。
“没事,‘他’会跟你一起回去的。宫里的事情,就交给‘他’吧”
杨休羡说着,望向了高会的身后。
一个身着黑衣,头戴面具的男人从牌坊后的阴暗处走了出来,对着两人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原来你是这样的小邱!
说道小孩子生病,就清清静静饿两天那个,是《红楼梦》里太医的经典语录。
我当时看了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然后我就在其他的书里找相关的作证,终于发现这事儿居然是真的。
在著名满族文学家金寄水先生的《王府生活实录》里写的,他是最后一代睿亲王的继承人。他们睿亲王府里小主子生了病,就饿着。然后呢……这些小主子平日里也吃不饱,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的,跟小乞丐似得。
这本书很有意思。还有一段是他们的父亲老王爷是妾室生的,这位老太太平日里在家里是尊贵的大祖母。但是老太太的哥哥来了,只能在角落里和老太太讲话,而且见了家里的晚辈都要叫主子。因为妾就是奴才,奴才的哥哥见了主人家的孩子都要行礼…这本书可有意思了。
第69章 窑变风波
在万达的一番“劝解”下,邱子晋的婚事终于暂缓下来。
毕竟邱子晋回乡是真的有一堆的事情要忙,邱母再蛮横,也不能插手儿子的公务。
消息传到邱家别院那边,据说那边待嫁的荣小姐很是不悦。
“她不悦最好。她要是能主动退婚就更好不过。”
赤脚走在田埂上,带着斗笠的邱子晋手里拿着一束稻穗,用手掐了掐穗子。看着两边被风吹的荡漾的深绿色稻田,和沉甸甸垂下头的谷穗,邱子晋露出了回乡后就难得一见笑容。
“看来今年又是一年好年景。”
“苏湖熟,天下足。现在最关键的是在秋收之前,通开被淤泥堵塞的河道,让南边的粮食能够尽快送到被北边去。平复京都的粮价。”
看到江南粮食供应无忧,百姓们也算安居乐业,让万达等人稍稍放了点心。
因为京城粮价过高,今年京都的端午节差点都过不下去。
最后还是皇上下令,开了好几个北直隶的大粮仓,将往年的存粮发放出来,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北直隶的粮仓直接关系到北边和西边的驻军粮饷,开仓放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鞑靼,瓦剌对大明的虎视眈眈可是一日都没有放下。若是大明真的表现出了粮库长期空虚,京城缺粮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恐怕这些人就要开始动歪脑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