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页(1 / 2)

加入书签

“是。”虽然不用早朝,但是政事放在那里,可不会自己被处理掉,如果不想三日之后没奏折淹没,这两日肯定是要抽空批一批的。

所以朱祐樘虽然舍不得九焰,想留下来陪她,却也不得不先去批折子。

“我和你一起去。”九焰说。

朱祐樘只犹豫了一瞬间,便答应了。他之前没提,只是怕九焰觉得无聊,若是她想去,自无不可。

两人携着手来到前殿,覃吉见状,眼中露出一抹诧异。不过,帝后感情和睦,他当然也不会说什么,挥了挥手,让司礼监的人将折子送进去。

大明朝司礼监被戏称为“内相”,自然权利极大。每日从全国各地送到宫中的折子众多,就算皇帝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也不可能一一批复。

所以通常都是由内阁先将奏章过滤一遍,那些不需要经过皇帝的小事,就直接由内阁处理了,其他必须要皇帝过目的,内阁那边也会写出“条陈”,概括一下奏折中的内容,并且写出处理办法给皇帝作为参考,实在没空看的时候,就按照条陈上面的来批复。

但就算是这样,奏折也仍旧很多,皇帝也需要别人来辅助。于是便有了司礼监,内阁送过来的奏折,在这里还会再整理一次,按照轻重缓急排列。

这里就给了太监们玩弄权术的机会,何时递上何人的奏本,谁排在前,谁排在后,都是由他们决定的。也就是说,皇帝每天会处理哪些事务,是由司礼监的太监们决定的。

另外,那么多奏章,皇帝不可能一一批复。在看了折子之后,通常是皇帝口述,由秉笔太监执笔写下,然后掌印太监盖上大印。

若是皇帝懈怠政事,自己不愿意处理奏折,这份批复的大权,便会全部落入太监的手中。所以大明朝往往有太监乱政,便是由来于此。

这会儿,九焰翻看了几本折子,便忍不住皱眉。

“怎么了?”朱祐樘问道。

九焰丢下手中的折子,又翻了几个,问道,“怎么都是各种弹劾折子,莫非整个大明朝,就没有别的事情了不成?”

朱祐樘从最下面抽出几本折子递给她,道,“并非如此,只是这些奏折被放在了上面罢了。你说的都在下面。”

九焰翻开手中的折子一看,不由眉目一厉,“难不成官员相互弹劾,还比百姓们的生活更要紧不成?”

却原来她手里拿着的,恰好是一本某处大旱,请朝廷赈灾的折子。

朱祐樘不由一愣。他平日里批复奏折,一贯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也从未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当初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奏折也是按照这个顺序送过来的。

何况,所谓皇权,说白了就是平衡,平衡朝堂,平衡官员手中的权力,平衡皇帝自己和朝臣的权力……所以官员才是管理国家的重中之重,国之纲常。

看了这些弹劾的奏折,便能知道,某某和某某不和,某某为了某某弹劾了别人说不定关系很好……总之,可以帮助皇帝捋清楚官员们的关系,才不至于会被蒙蔽,自然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他也无法反驳九焰的话,跟官员之间相互弹劾比起来,当然是民生百姓更加重要。毕竟,他们才是大明的根基。

九焰又翻了几本奏折,这回是各地官员请安的折子,她便递给朱祐樘,“这总不能还比百姓更重要了吧?这折子是司礼监的人整理的?这是把你这个皇帝当成傻子糊弄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