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能不能成功,却是不一定的。”

  “我看,分明是他有意放水!”萧氏恨得牙痒:“好容易有机会将姚家拖下去,居然就这样眼见着机会流走了,果真可惜!”

  “阿娘不必急在一时,”赵旭远想起柳彤云曼妙无双的面容,心中就似火烧,冷声道:“日子还长着呢,总有他们摔跟头的时候!”

  他们母子二人说话的时候,赵家家主便坐在一边儿,沉默片刻,方才转向萧氏:“之前你吩咐人办事,都料理干净了?这事儿闹得大了,若是被人捅出来,可是要命的。”

  “那是自然,”萧氏看他一眼,没好气道:“这些年做事,我何曾疏忽过。”

  萧家的门楣要比赵家高,所以她在丈夫面前,也是极为硬气的,此刻听他这样问,顺势想起自己嫁到柳家去的小姑来:“你那个妹妹,真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只是做个媒都不成,白吃了赵家这么多年饭!”

  赵家家主同柳大夫人那个同产胞妹,还是很有感情的,闻言眉头便是一蹙:“她也尽力了,你又何必说的这样难听。”

  “我说的难听怎么了,”萧氏正满心的不痛快,反击道:“你妹妹将事情办成这样,我还说不得吗?好生贵气!”

  赵旭远没娶到心仪的姑娘,对于自己姑母也是心有不豫,不免帮着自己母亲说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难道在爹心里,我们还比不上姑母吗?”

  赵家家主被问的噎住,再看妻子与儿子俱是面露不满,也没再说什么,一甩袖子,恨恨的走了出去。

  弘文阁讲书的第二日,张英便同承安一道上疏,将结果告知圣上。

  只一夜的功夫发酵,姚轩在长安便是名声大噪,前番流传出来的那些谣言,都变成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的褒扬之辞。

  圣上令内侍将奏疏所书内容宣读,以正视听,随即问起科举舞弊一案始末。

  锦书早知昨日弘文阁之事,知晓圣上今日便要秋后算账,倒是起了个早,等着听戏。

  巳时末,红叶急匆匆的脚步声方才在内殿响起:“娘娘,圣上下旨,将赵立洋下狱,科举舞弊一案移交大理寺了。”

  “赵立洋?”锦书将这名字在心底转了一转,方才道:“似乎是贤妃胞姐的丈夫?”

  “是,”红叶面有笑意,快然道:“前一阵子,长安里风言风语,更是刻意将姚公子牵扯进去,说是同贤妃娘娘无关,奴婢也是不信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是吗,”锦书淡淡念了一句,又问道:“如何被查处的?”

  “奴婢只是听人说了结果,至于朝堂之上如何质疑举证,却是不知了。”红叶低声道。

  “也没关系,总不过是那点儿事罢了。”锦书混不在意:“人活着,只要不是隐形,不是一滴水,一场雾,总归是要同人打交道的,抽丝剥茧,层层推量,总会找出端倪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