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9(2 / 2)
不过,自己的媳妇,还是要护着不让她当着自己的面,挨长辈骂啊。她皮厚,那是她自己的事。
当下,翟容开始笑吟吟跟长清聊了起来。
唐国有智慧的人,在长期与人作战中,发明、采用了这种“大案牍术”,可以用在处理各种事务上。
比如,在提高唐国密谍人员的反追踪能力这一项,他们将数千追踪案例归总在一处,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对比,得出了许多规律性的结论。从而对进入西域的密谍进行专门的训练。
翟容就是受着这种训练的。他能够准确说出,活体之人的追踪,在什么情况下,基本可以确定这一次的跟踪是失败了。对于一些如何一步步突破审讯对象的内心防线,获得有效证据,他也都有完整的体系相对应。
翟容就是以这些规律性的数据总结,这一年在西域悄然改变着许多小邦国、小部落的命运走向,从而缓缓渗透入西域。准备在有朝一日,这些力量会经过某个合适的通道,成为一只扭转西域局势的无形巨手。
这些数据的制造者,就是一年前他进入沙洲那个漆黑宽大的庭院时,见到的那些忙碌得额头流汗的唐国读书人。他们不会武功、甚至不通官场,但是都有一双过目不忘的眼睛,一个聪敏的头脑。他们埋首案牍,将各处密谍送来的讯息,经过加工处理,给深入危地赴生死的前线之人,提供了大量的保护和支持。
这些日子,他带着白鹘卫,四处刺探的情报;他与西域沙匪或结交或鏖战,所获得的一手资料,都在这些大案牍术的执行者手中,慢慢变成了他如今可以使用的利器。
翟容耐心地跟长清先生解释着,同时又拿着当初长清先生给他递送过来的讯息,一样样跟他条分缕析地进行着商讨。
长清越听,双眸中的亮彩愈盛。
这正是当年,他和李承安想做的事情。李承安并非是隐太子的世子,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并不高。是以,他们都将目光投在了唐国平定中原之后的最大隐患——西域诸国之中。长清来到西域,也是想做这样的事情,可惜壮志未酬,扼腕而叹息。如今,他看到,已经有人足以替代他,唐国那些种种介入西域的密谍方式,令他听得如痴如醉。
翟容也是有选择地告知他一些。
比如大案牍术这种,没多少秘密,完全是靠唐国的财力堆砌起来的方式,他就说得详细一些;又比如说,关于楼兰圣道那些特殊材料的提炼、使用,这些涉及到工匠技术方面的内容,他也会说得绘声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