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8(2 / 2)
向南一到县衙,只顾得上回后衙洗漱换衣裳,又跟阿泽笑笑玩了一会儿,之后连要来禀告贡院修建进程以及这段时间县城内公务的米老头跟老宋都没顾得上见一面,直接跑去后衙属于他自己的私人书房,火急火燎的给进程里的老关去了一封厚厚的信。
当然,不意外的向南又给陈大人去了一封信夹带在里面,给老关的信向南写得比较正式,说的都是公务上的,给陈大人写的则更像家书了。
唠唠叨叨还夹带着阿泽笑笑生活中闹出的笑话,也会询问林渊在翰林院的情况,甚至还会以抱怨的语气说起在这边为了节省水大夏天的都不能像以前那样拎一桶水痛痛快快的从头冲到尾,只能用盆子打一盆底子的水拧了巾帕擦拭,勉强擦一擦。
要想用水正儿八经的洗澡,那就得半个月一个月才行。
总之说了许多废话,写信就跟两人面对面聊天似的,也难怪上次给皇上的信没有给陈大人的信厚。
写完了信早就派人送去郡城付太守那里,也跟付太守单独修书一封详细描述了一下黑石头。怎么说付蒙也是他的顶头上司,上次的农耕指导手册也给付蒙那里送过一份。
若是其他当官的,在下面搞出政绩的往上面一层层传递,到最后传递到皇上手里,那份功劳里还有没有他都不一定。
向南有直接跟皇上递折子的权利,可真就单单将付蒙当做传递信件的中转站,怕是天长日久之后付蒙再性子好都会生出点不舒坦。
若是以前向南不会想到这么多,可现在向南单独在外当了段时间的官,倒是学会了很多。这边将信送出去了,向南转而抓紧时间准备将十月里要办的“秋收交流大会”给办了。
之前已经有了办这类交流会的经验,衙门里人人都能熟门熟路的干活做准备,向南这回明显感觉轻松了很多,至少许多事只要安排下去,下面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干。
不用像之前那样事事都要向南去细细的解释甚至示范,这会儿向南只需要安排下去之后再在工作空隙去转一转。
贡院已经完全翻修完毕,挖井队前两天向南不在的时候已经有两个队伍传回来好消息,说是已经挖到了地下水,下一步就是对地下进行巩固。
宋县丞当时直接派人将之前大人就准备好的“水泥”装袋用牛车一车车的往那两边拉,等向南回来了及时禀报了这事儿。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要奔走在野外寻找水源也辛苦,派人送点东西慰劳慰劳吧,除了挖井队,修路队那边也送。”
修路队那边分成两队,一队从大山县这边开始修,一队从前面的村落处往大山县修,两边在中间接头,成果还不错,已经从大山县修了四五个村落了,距离郡城也就还差四分之三的路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