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8(2 / 2)
左右也都是在县衙里,普通人轻易不敢随便进出,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倒也不用担心。
虽然这会儿很多工具落后导致效率低下,可二十来天的时间大山河的河道清理工作也已经完成了,县衙这边的修葺是十天前就忙完了的。
向南让人将工钱结算好,账目用他教的法子记录好之后就誊抄了一份按照惯例往县衙外公告栏上一贴。
虽然只短短二十多天,可大山县的百姓也渐渐知道了新县令的习惯,那就是有事没事就贴公告。
若是遇见重要通知,公告栏下面还会留了那位章文书搬了凳子桌子喝着茶扇着扇子等着给大家讲解。
向南这边又派人往下面通知,请了自己管辖内下属各乡的乡长。
至于乡长下面的亭长里长,向南准备过段时间再请来,毕竟那些乡长的“长官尊严”向南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突然让他们跟下面的小人物一起听他开大会,说不得有人心里要不自在,进而对他产生意见。
向南现在能考虑到这些,也算是在人际交往上有些长进了。
县令召见乡长,各乡乡长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赶到县城里往县衙去。原本大家想着难不成是这位大人要在他们身上捞好处?
之前那发工钱的事他们也都知道了,可想想对方说不定就是才刚来,想要弄点好名声。
可那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了是人能不心疼?心疼了怎么办?自然是想方设法的找补回来。
乡长们一个个愁眉不展,结果却没想到他们这边刚到县衙大门台阶下呢,上面就有两个衙役满脸带笑的下来恭敬的请了大家伙往里面走。
乡长们心里砰砰乱跳,各自眼神交流,都想不透彻这位大人是要干啥,结果一路被领到了一处露天宽阔处,边沿摆放了武器架,想来这里该是衙役们训练的演武场。
而此时演武场中间不算宽的露天青石板上却是已经摆放好了一些形状高低略略不同甚至连新旧程度都不同的二十来张小桌,小桌上摆了同样花色大小残缺程度各异的茶盏。
乡长们被领着在小桌后面落座,然后衙役就退开走到一边抬头挺胸精神奕奕的扶着腰刀站着。
乡长们一开始还吓得不敢啃声,等了一会儿发现那些衙役没别的意思就站在那里,乡长们渐渐忍不住左右低声嘀咕起来。
嘀咕的主题自然是这位大人叫他们来到底是干啥。大家都不知道,二十来个人交流一阵的结果自然还是不知道。<br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