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4(1 / 2)

加入书签

而常留此地为我大山县做贡献,实在叫本官佩服。”

  “本官曾有幸与皇上夜谈,咱们圣上是难得为天下黎明百姓多有考虑的明君,一心一意就想着让大家伙都能吃饱穿暖,边城的百姓也不再受那蛮族侵扰,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当今圣上对商人的态度多有松缓,当初本官还有些纳闷,如今真的亲自跟邵老板等人接触下来,却是发现,其实一个国家要富起来,不能大家都拘束在一处要穷一起穷,先富带动后富。”

  “比如说邵老板等人,邵老板贩盐售粮,又收购粮食,让家里无粮的人能有买粮的地方,又有家中粮食富余的能换点银钱……”

  “咱们县城里大商户委实太少了,穷苦百姓吃不上饭了也找不到几个要请人干活的地方,到最后只能卖光了家产良田,只能卖了自己以求活路……”

  邵老板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万万没想到之前还一脸冷淡的向大人居然话唠起来如此会说,虽然有些地方听不大懂,不过精髓之处还是能明白一二的。

  第一要点就是这位大人说皇上对商人态度和缓。

  这信息量有点大,其一向大人跟皇上有交情,那背景自然更硬了,怪不得一个县丞说换就换了,论向大人的能耐,怕是太守都不敢轻易得罪。

  其二也是邵老板等身为商户最关系的,向大人那话里的意思不由让邵老板等人心里生出一点荒谬的希望,按照向大人说的,那若是他们这些商人多做点利国利民的事,那皇上会不会对他们商户彻底改变态度,最后撤了那商户之后三代不得入仕的规定?

  想到这一点,邵老板等人心里就砰砰乱跳。

  虽然做商人有钱了,可士农工商,便是匠人在社会上身份都比他们排得更靠前,有钱了很多东西却不能享受。

  比如说成亲花轿不能六人抬的,穿着不能有黑色的,戴玉佩都不能有鱼麒鹤的,诸如此类名目繁多,另外每年还要各种讨好打点,要不然做官的稍稍懂点手脚他们就要伤筋动骨。

  因着种种,邵老板等人如何不希望自己家能出个官?可因着是商户的身份,即便是再有钱了生活再好了,却依旧不能让自己的后代去参加科考。

  便是为了让孩子识字明理送去书院,夫子也并不会看重。

  为啥?因为这学生再聪慧也没用,读书不能参加科考,那又有何意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