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3(2 / 2)

加入书签

五、不遵医嘱服药者不接诊。

六、羸弱不能针药者不接诊。

......

很快的,告示牌上的内容,传遍了长安城。

这个原则,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遵从扁鹊神医传下来的六不治原则,只有这个接诊的时间规定,与疾医随时随地救治病人的大众认知有所不符。

这是因为,章锦婳的天策府国子助教的身份没有对外公开的缘故,她还要留出时间来,整理医案,研制药丸,实在是分身无术。

不管怎样,章锦婳从阎王爷手里抢回了母子二人性命的事情,已经被茶馆里的茶博士重新编排,成了京城里最新热门的说书故事。

至于故事里的母子二人,不对,应该是一家三口,现在已经是千金堂的人了。

有着一身蛮力的青牛,现在是千金堂最勤快的杂役,洒扫庭院,搬物护院,逢人便笑。

九死一生的芙蓉,只等身体复原,也做千金堂的医女,专门照顾孕妇和产妇。

还有小毛头青牛仔,每天和芙蓉呆在一起,母子俩是千金堂的丫鬟们增加母婴知识的最好示范。

章锦婳松了一口气,千金堂,总算是顺利的开启了。

第185章 中秋

医给芙蓉接生,是千金堂的成名之作。

章锦婳事后回想,在医治过程中,冬兰晕血,夏兰怕血,都是突发的意外,她若不是前世有过生产经验,若不是铃兰有过观看产婆接生的经验而临危不惧的做了接生婆应该做的工作,芙蓉母子的命说不定就此呜呼了。

尤其是青牛娘的态度,在那么关键的时刻都把钱看得比人命重要。虽然后来青牛肯舍物,万一遇上不懂祝由术的疾医,错过了那个最佳施救点,人没救得活,千金堂的名声,肯定就毁了。

她写医案的时候连呼万幸,她发誓,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这样无异于冒险的傻事。

所以,她跟张婶商量了之后,写了一份接诊须知贴在门口。

病人是看不完的,要做就要做行之有效的医治。

每天多看一个病人,章锦婳就能总结出千金堂需要完善补充的地方,从增加人手,到增添医疗设备,到将医治的步骤做的更细致更有效,忙碌得没有半刻休息。

周子瑜的话也少了,他每天到杏林馆来,好像就是为了在章锦婳记录和整理医案的时候,替她磨墨。

直到中秋节的前一天。

周子瑜又过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