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5(1 / 2)

加入书签

,但其中的惊险太后还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伸手拍了拍青青的小手,太后满是宠溺地看着她:“这事还多亏了嘉懿敏锐,才将蜀王的盘算大白于天下。”想起蜀王,太后叹了口气,缓缓说出了皇上登基前的往事:“蜀王祁炎是贵妃的儿子,也是长的最像先皇的一位皇子,先皇也因此格外偏爱他。当年皇上虽为太子,但因成亲三年仍没有子嗣,其他几个皇子便虎视眈眈想谋夺太子之位,祁炎的母妃也联合了几个大臣想将祁炎拱上太子之位。先皇虽恼怒其他皇子争权夺势,但确实也起换太子心思。”

  太后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不太愿意回想那时的艰难,只匆匆带过:“当时的太子妃,就是后来的圣文皇后孤注一掷,用了个偏方才怀了身孕了生下了显儿。皇上有了嫡长子,又生的十分健康,先皇这才将其他皇子压了下去。祁炎当时虽然年幼,但贵妃上蹿下跳帮他寻了不少帮手,先皇担心皇上登基后嫉恨打压祁炎,便封他为蜀王又给了封地。可先皇又担心祁炎势力过大,会威胁皇位,又给了种种限制,所以蜀王一直空有封地而没有实权。”

  太后叹了口气:“祁炎这些年老老实实地呆在四川,哀家和皇上谁也没将他放在心上,若不是这次你发现了端倪,徐鸿达、朱子裕两个又找到了蜀王谋反的罪证,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主要是因为杨提督在成都,蜀王自知不敌,才没敢轻举妄动。”青青忙道。

  太后慈爱地看着青青,帮她扶了扶发上的簪子:“嘉懿倒是不贪功。”

  “我本也没什么功劳嘛。”青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太后刮了下她的鼻子,笑着说道:“你若是这样说哀家可就不赏你了?”青青刚要撒娇逗太后一笑,就听门外的太监轻声回道:“太后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太后脸上的笑容是收敛了几分,不轻不重地哼了下:“叫他进来。”

  太子在外面听到了太后语气有些不喜,顿时出了一脑门子汗,拿帕子擦了擦,这才小心翼翼地探头看了一眼,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看着太子大气不敢喘的样子,太后的脸色倒是宽和了几分,不待太子请安,就拉着青青道:“你瞧瞧你做的好事,非把子裕派到四川去,可苦的我们的嘉懿呦,你瞅瞅这憔悴的,你看看这小脸瘦的!你可是太子,做任何事都得三思而后行,哪能那么莽撞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