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1 / 2)
巧罢了。文道长留我在那呆了三日,同我辩论讲道。”观主顿了顿,忍不住啧啧称赞:“文道长对经文理解的十分透彻,让老道受益匪浅。”
听说观主和文道长并不熟悉,几人都遗憾地叹了口气,那观主问道:“听小姑娘的话音,你们得到过文道长的教诲?”
徐鸿达点了点头:“承蒙道长教诲多年,还未回报,便失去了道长的踪迹,实在内心难安。”
观主笑道:“这是你的心结罢了。文道长道法高深又博古通今,哪会在意这些世俗之事,只要你不忘他的教诲,取得功名后好好为官就算报答他了。”徐鸿达连连称是。
*****
三月初九是会试第一场开始的日子,朱朱提前几天就忙碌起来,准备自家爹爹考试时的吃食。青青也把对几位道长的思念埋在心里,积极准备起来。
由于会试的号房是简易的砖木结构,最怕失火,据说十几年前,曾因巡逻士兵嫌天气寒冷,擅自生火取暖,结果引起了熊熊烈火,烧死近百名士子。此事一出,天子龙颜大怒,不仅严惩了那一场的考官、监试、士兵等数十人,更是下令以后贡院内严禁生火,士子们只能在有些寒冷的考号里吃冷食熬过这几日。
如今才刚刚三月天,加上今年又有闰月,此时并不算多暖和,青青不忍父亲吃冷食,想起前世风靡一时的自热火锅来。她当时还买了几回尝鲜,顺便百度、知乎下发热原理。如今这个年代,持续发热包所需的铝粉和镁粉自然是找不到,但提供最初热量的生石灰和生碱还是有的。
青青叫来朱子裕,请他帮忙找人打一小铜盆来,要上下两层,地下那层只需一指高,有一专门注水的嘴,并且可以关闭。上面那层的底一定要打的薄薄的,以便于传热,另外再配个木头的盖子。同样的原理,再打一个小铜壶来。
朱子裕听了青青的吩咐,宛如圣旨一般,亲自带了人找了名声极大的铜匠,也不管人家手里接的什么活,死活盯着人家先给他打,那铜匠被这个小爷闹的没法,带着徒弟忙活了两个昼夜,算是把这两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给打出来了。
此时青青已经准备了好些生石灰和生碱,仔细地在铜盆底下铺了半指多高,又在上面放上生水、面条、熟肉块之类,再从注水口小心的倒水进去。
只听瞬间铜盆底下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随即大量烟雾从注水口涌了出来。青青紧张地盯着铜盆看,没过多久上面的的水就沸腾起来,青青连忙将木盖盖上,仔细听着石灰水沸腾的时间,好估摸怎么改进。
朱朱按照青青的法子擀了许多面条出来,煮熟以后控干水又拿油炸了两遍,直至酥脆喷香才捞了出来。
朱子裕知道青青在给她爹捣鼓吃食,送来了许多新鲜的鹿肉、牛肉和羊肉。因为要放面里吃,朱朱放了足足的调料,拿小火慢慢炖了一天半,晾干以后又切成片,拿油纸包了足足三大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