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了,沈老夫人只道:“张家人不必深交,以后见到只当寻常人一般相处便是。”

  想到她今天自作主张对萧云旌说的那番,不自觉的脸又烧得厉害,以萧云旌的老谋深算和王老夫人的聪明,决计不会参合柔妃和三皇子的事,今天是她多此一举了。

  沈老夫人闭目养神,脸上是难言的神色。沉默一阵之后,对成靖宁说:“你以后到芙宁那里走走吧,那孩子也是作孽。”

  “孙女明白。”永宁侯府上下,只有成靖宁未经历过和二房三房的血雨腥风的斗争,也没有见过竹姨娘过去的无耻样子,成芙宁那边也是泛泛之交,所以也只有她能去接近成芙宁了,几个长辈对她,都是心情复杂的。后世虽知滴血认亲的法子不靠谱,但这个年代也只能如此了,上次验过之后,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夫妻留下了成芙宁,但无法从心底里接受,不能无视,也不能放弃。成靖宁理解这种血亲之间割舍不断的联系,也明白沈老夫人的纠结。

  回到侯府之后,成靖宁换了衣裳去见成振清夫妻,把沈老夫人对她说的那番话,告诉了他们两个,在家中,她还是准备听一听父母的意见。成振清不喜成芙宁,见到她便会想起翠竹当年做的龌龊事。顾子衿凭白多出一个庶女,心里也是不好受,听了成靖宁的复述之后,夫妻两个都不说话。

  顾子衿最后无奈一笑:“就听你祖母的吧。”她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个庶女,但对沈老夫人的做法也不指摘。又安慰自己,她已算幸运,比起同性姐妹和手帕交们的三五个姨娘,六七个庶女,这已是个不错的结果。

  “你看着办吧。”成振清也道。

  成靖宁得了答案,回行云院的路上,暗暗揣度着,以后该怎么拿捏好这个度。她自己琢磨不透,想找个人商量,若是成永安在的话,一定会帮她出主意,至于成永皓?还是算了,不出歪点子就已很不错了。秋猎之后风声下去,他就白天泡军营和校场,晚上挑灯研习兵书兵法,苦读传世经典,今天去过萧家之后直接去了京郊。

  他现在压力很大,原因无他,今秋的秋闱,成永安中了举人,名次很靠前。这个成绩在京城勋贵圈子里算得上极有出息,现在提起永宁侯府的一对双生兄弟,夸弟弟的居多。不过成永安低调,中了举人之后第二天,就带着小厮回了松山书院,继续苦读,为着三年后的科举做准备,侯府也没大肆操办,只办了一场家宴庆祝。

  看到同胞弟弟这么努力,身为大哥的成永皓瞬觉压力很大,受到激励之后,便开始奋发。成靖宁每每听到成永安身边的小厮回来诉说成永安在松山书院的表现,不由得叹气,果然竞争对手才是最大的催化剂,哪怕是亲弟弟。

  想不到法子,成靖宁决定再缓上几日。想着她的画,还有许多要提高的地方,准备明天出府去笔墨铺子挑画笔,尤其是西洋笔,现在沈老夫人也开始放手,许她出门了。

  将此事禀明沈老夫人后,老人略带不解的问道:“何事必须出门?”

  “想出门买一些东西,要挑合适的,必须我去看看才行。”早崖州之时,成靖宁就想凑钱买西洋笔了,只是当地读书人不多,卖笔墨纸砚的铺子里还没有这种昂贵的东西,西洋笔和西洋墨也只在省城琼州和广州等地有。她初学工笔画,想着先熟练运用工笔作画之后再买西洋笔,眼下可以入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