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1 / 2)
征、新的法律颁布施行,整个国家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忙碌。
清若也没闲着,她是只狐狸时候赵王都没拘着她,何况现在是个人,而且还是个比较特殊的妖,行军打战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清若想了想,去领了一份专门针对马匹成为战马前的训练差事。
赵王还一本正经给她封了个武将官职。
朝廷重臣忙,赵王更忙,清若也忙,主要是之前的宋国皇宫后宫也没什么主子,现在成了大清,赵王这里现在居于后宫的主子只有她一个,虽是公主,但是后宫目前所有事物授权都要从她这里请示。
不过只要她在皇宫,赵王便会来她寝宫一同用膳,有时候她从军营里回来,也会直接过去找赵王用膳。
大清铁骑的威名越来越盛传得越来越远,原本各自封地为王的领土也慢慢收回归属于大清的版图。
朝廷的体系有了开头的慌乱忙碌之后也在有条不絮的继续推进,新的法律也渐渐完善并且落实到各地施行。
到了赵王登基的第二个年头,大清的铁骑终于收回整个大清领土,班师回朝。
下一步赵王的计划是周边的国家,但是下一步还需要再计划准备,暂时不急,至少也是两三年后的事。
不管是整个朝堂还是整个大清,终于是安稳下来了。
之前是所有人都太忙,赵王那种状态更是随时满身鸡血稍不注意就会狂化,大臣没时间思考也没胆子思考。
现在一切走入正轨。
最现实直接的问题来了。
赵王已经36岁多了,他现在没有后宫,没有血脉。
大臣第一个谏言就是:该选妃了。
正好已经到了年关,开春之后,就是选妃的最好时间,现在往各地发通知也还来得及,六部也有时间可以完善的准备。
赵王坐在高台上听着群臣建议,实在是他自己也知道,36,还没个妃子,没个孩子,大臣不着急才奇怪。
再加上他现在后宫所有位置空着,大臣们更是着急又心焦。
赵王想了想,他们说的很有道理,该选。
大手一挥,准了,让礼部下去理一个具体的章程再呈上来。
清若有官职在,却从来不参与上朝,不过好歹宫里她是唯二的主子,赵王又给了她很多特权,消息非常灵通。
赵王那边早朝还没结束,她就收到消息了。
最近朝堂国家步入正轨,两个人都不忙了,所以几乎是每顿饭都一起吃。
赵王下了朝,回了寝宫,到了午膳时间没等到人,以为她有事,也没差人去问,可是又等了好一阵依旧不见人也没听人来传消息,放下手里的奏折,让福海去问一问。
福海回来说,公主出宫了,并且是很生气的出宫了,留下一句话让带给陛下。
赵王听着她很生气的出宫了,挑了挑眉,放下手里的事,视线沉沉看着福海,“留什么话了。”
福海低着头,有些犹豫,嗯了两声没说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