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1页(2 / 2)

加入书签

昔年兵部尚书吴子英巨贪,差点致使边疆哗变。而今吴子英早已尸骨无存,边塞的窘迫却没有好多少。裹着皮裘的杨景澄,在寒风中站成了一座雕像。

如若我来统御这天下,是否可保边境将兵之衣食充足?

三日后,敌军退、炮声止,朔方重归于寂静。在院中听了三日炮火的杨景澄也回到了屋内,摊开了信纸。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杨景澄此时的境地虽比不得诗文里的景况,却也相去不远。

康良侯曾答应替他送信,但他一直没写。直到一场防御战结束,他才提笔写道:“祖母一向安好?”

杨景澄常规问好之后,便把这几日的战事描述了一番。他是不能出门的,但丁年贵身手好,又善于隐藏伪装,与许平安二人,时不时摸出去探听些消息,以免杨景澄真成了聋子瞎子。是以杨景澄对朔方景况了解颇深。

又因丁年贵能看到的,并非官员间的统筹调度,而是实实在在的小兵们的困境。比起康良侯奏折上写的死多少、伤几何、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等文绉绉的话,要来的直接震撼的多。

无数的苦痛挣扎,在杨景澄脑海里交织。最终落于纸上,变成了他对章太后的质询:“千里堤坝,毁于蚁穴。放任朝中贪腐,固然能拉拢党羽,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然,一旦边疆失守,外敌长驱直入,贪官污吏可能为我杨家抵御刀芒?”

“外敌之患尚远,而流民之祸已在眼前。”杨景澄下笔如飞,“徽州赤焰军,攻打县衙,势如破竹,直至府城王英芳坚守,方顽抗到宁江驰援。可天下府县,能有几处可固守数日不倒?缺衣少食的将兵,又有几人敢有忠心?”

“水至清则无鱼,然水至浑则江山休矣。”

“孙景澄,叩请祖母三思!”

杨景澄的家信,随着康良侯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仅五日便递到了京中。往年康良侯向章太后请安的折子繁多,这次稍厚些的信件,并没引起人注意,下头人直接交到了慈宁宫大宫女阿玉手上,由她分拣。于是,阿玉看到了一封措辞颇不客气的信……

章太后从阿玉手里接过杨景澄的亲笔,一目十行的扫完,却是没有半分恼怒的模样,反而笑道:“还是这么个牛脾气。”

兰贵没看到信,觑了觑阿玉的脸色,小心翼翼的问:“咱们世子说什么了?”杨景澄虽夺爵,但兰贵却没改口,章太后亦没说过什么,他便知道,改了口才是作死。章太后压根就不认永和帝的判决。若非她心里盼着杨景澄有更大的出息,瑞安公次子敢袭爵,章太后能把瑞安公的爵位直接从公爵给削到男爵。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