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1页(1 / 2)

加入书签

仅仅片刻功夫,内外命妇散了个干干净净,独谭夫人留在了慈宁宫大殿内。

章太后没像往常般把人请去东暖阁,而是就坐在宝座上,淡淡的开口道:“何事?直说。”

谭夫人心中一颤,轻不可闻的应了声:“是。”

第278章 怒骂    谭夫人心中惴惴,往日章太……

谭夫人心中惴惴,往日章太后性子虽强硬,待娘家人还是很不错的。今日却是在大节下当众表示了她的不悦。章士阁千里迢迢写信来告状,该不是杨景澄也告状了吧?

然而,谭夫人却不知道,若是杨景澄告状了倒还好,偏生他只写了请安折子送了礼,与章士阁的纷争只字不提。倒是长篇大论的叙述了他们如何分辨贫户来分种子,如何威胁恐吓地痞流氓不许抢夺贫户的种子与秧苗,又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服当地豪强平价卖出部分种子,总算在年前把明岁春耕之事预备了个七七八八。只待二月里育秧时,再挨村挨户的巡查,确保春耕到位,争取明岁丰收,无需朝廷再行免税,而百姓安康。

杨景澄并没送什么值钱的年礼,无非是些家常动用之物,可写的信上,字里行间里满满都是“老祖宗你看你孙子多能干”式样的炫耀。章太后是老人家,人一旦到了老年,往日再是天煞孤星的人物,都少不得盼个儿孙绕膝。往日不曾有人胆敢朝她撒娇放赖,杨景澄来这么一手,只把章太后喜欢的恨不能把人调回京中,日日见面揉搓几番才好。

最妙的是,杨景澄不曾独自邀功,哪怕写给章太后的家信,亦事事以彭弘毅为先。仿佛他去往宁江府,做的不是卫指挥使,而是去做了五品的同知,日日给知府打下手抓民生。

这孩子相当会做人!章太后满意的不得了。若是旁人,或要担忧彭弘毅大功独揽,然杨景澄不怕。一来他年轻,正是积累经验的时候。没有彭弘毅在前领路,纷繁复杂的豪强人事关系,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决计理不顺,便是为学到的东西,功绩当做学费交了也不亏;二来他家世摆在那,彭弘毅不敢,也没必要;三来位卑者兢兢业业做副手,那是知府抬举,位尊者愿跑前跑后,便是礼贤下士心系苍生;四来杨景澄毕竟是武将,插手地方民政,名不正言不顺,强行出头反倒坏了朝中规矩。不如明面上做个跑腿的,大家脸上好看,心里舒坦。

孙子撒娇撒的好,老祖母高兴;孙子为人大气、行事周全,老祖母更是说不出的高兴!可以说打小年夜那日收到杨景澄的家信起,慈宁宫里一直洋溢着快活的气氛。宫女太监们得的赏都比往年厚了几分。不想,昨日下半晌儿,章太后接到了探子送来的信,喜悦的心情戛然而止,整个脸都挂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